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体》影视化再现“文革”细节引热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体》影视化再现“文革”细节引热议

引用
中国青年网
6
来源
1.
https://news.youth.cn/gn/202409/t20240924_15538527.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4A07RXY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4PCCMO0512D3VJ.html
4.
https://codechina.org/2024/03/30710/
5.
https://theinitium.com/zh-hans/article/20240402-culture-3body-revo-cul-problem
6.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3-29/10189561.shtml

随着《三体》动画和电视剧的播出,《三体》中涉及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再次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小说中对“文革”时期的描绘,通过红卫兵、革命运动等细节,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氛围。这些内容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引发了广泛讨论,不仅让老一辈观众回忆起那段历史,也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中国的过去。《三体》通过科幻的方式重新演绎了中国现代史,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次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

01

两个版本的呈现差异

Netflix版《三体》第一集的开场就是叶哲泰被批斗的段落。除了年份从1967改为1966,这个残酷的段落从台词到场景设置,皆贴合了《三体》原书中的内容:红卫兵批判“宇宙大爆炸”是给“上帝”的存在留下位置的反动理论、年轻的女孩子用皮带将叶哲泰当众抽打致死、叶文洁母亲的背叛、叶文洁在人群中的哭喊,尽数还原。这可能是近几年的世界范围内的影视作品中,对文革中的暴力与疯狂最直白的一次呈现。

相比之下,腾讯版对“文革”相关内容的处理则显得谨慎许多。例如,叶哲泰被打死,与叶文洁找女学生的桥段都没有拍摄。叶文洁下放兵团虽有呈现,但只有年份,没有直讲“文革”,使用“革命”二字代替,对历史不敏感的观众很容易因此意识不到文革的特殊性。最明显的删节在第11集,原本应该40分钟的长度少了十分钟。那一集讲的是叶文洁在监狱中被逼签检举父亲的材料的桥段,但用水浇床意图冻死叶文洁、并骂她“顽固的小杂种”的桥段都被删去。仔细看还会发现,大量配音台词都配不上演员口型。这种口型对不上配音的段落全剧有不少处。

02

差异背后的原因

这种差异化的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影视创作在处理敏感历史话题时的审查和自我审查机制。腾讯版作为本土制作,需要严格遵守国内的审查制度,因此在涉及“文革”这样的敏感话题时,不得不采取回避或隐晦的处理方式。而Netflix版由于面向国际市场,相对较少受到国内审查的限制,因此能够更自由地展现原著中的相关内容。

03

对角色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影响

文革作为《三体》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背景,其影视化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了角色塑造和主题表达。在Netflix版中,叶文洁的形象被简化为一个“复仇者”角色,其行为动机被直接归结为个人仇恨。这种处理方式虽然简化了叙事,但也削弱了角色的复杂性。相比之下,腾讯版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细节刻画,为叶文洁这一角色增添了更多层次,使其成为一个更加立体和丰满的人物。

然而,这种差异化的处理也引发了观众的争议。一些观众赞赏腾讯版对原著的忠实再现,认为其更好地传达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另一些观众则批评Netflix版过度改编,认为其对文革的呈现过于表面化,未能深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对人物和情节的深远影响。

04

结语

《三体》的影视化过程,尤其是对“文革”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不仅是一个技术或艺术问题,更折射出当代中国在面对历史问题时的复杂态度。它既体现了创作者在艺术表达上的选择,也反映了社会对历史记忆的态度。无论如何,这些讨论都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三体》这部作品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历史、审视现实的契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