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买加绒裤?小心甲醛超标!
双十一买加绒裤?小心甲醛超标!
随着冬季的到来,保暖衣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然而,近日央视曝光了一些加绒裤存在甲醛含量高的问题,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和双十二购物节期间,消费者在购买加绒裤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买到这些可能危害健康的“毒衣物”。建议大家仔细查看吊牌信息,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商品,并在购买后进行充分洗涤以降低潜在风险。
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接触甲醛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
- 呼吸道刺激:引起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 皮肤过敏: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
- 眼睛不适:造成眼睛刺痛、流泪等不适。
- 免疫系统影响: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 癌症风险:长期暴露会增加鼻咽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病率。
加绒裤甲醛超标的成因
加绒裤之所以会甲醛超标,主要是因为生产时使用了有问题的胶水。为了让加绒裤更保暖,很多厂家会用“复合加绒”的方法,把聚酯纤维等材料黏在一起。有些商家为了省钱,用了便宜但含有大量甲醛的油胶,而不是选择更安全的热熔胶。
热熔胶是一种聚氨酯制成的胶,粘得牢,摸起来也很柔软,而且不含甲醛。而油胶则是一种廉价的替代品,其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如何选购安全的加绒裤
在双十一期间,面对琳琅满目的加绒裤,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免买到甲醛超标的“毒衣物”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选购建议:
查看吊牌信息:合格的服装产品,其标签信息都会非常规范、清晰明了,包括合格证明、品牌标识、制造商名称与地址、执行标准编号以及安全级别等。其中安全等级如A类、B类、C类,以及执行标准是必须要标注的。
关注安全技术类别:按照国家标准,纺织品服装的安全等级分为A、B、C三等。A类指婴幼儿能穿的纺织产品,甲醛含量要求必须低于20毫克/公斤;B类指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75毫克/公斤;C类指的是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公斤。
检查洗涤说明:凡是合格的衣服,皆按照“水洗—漂白—干燥—熨烫”这一顺序标注,如果顺序打乱,说明该衣服不合格;若是没有此说明,则多为非正规厂家生产。
感官判断: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甲醛等化学物质的衣服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如果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那么这件衣服很可能就是“毒衣服”。此外,优质面料往往柔软、光滑且细腻,我们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其质地,若手感粗糙,那这件衣服可能含有较多的化学残留物。
选择正规渠道:在购买衣服时选择信赖的品牌及正规的销售渠道,尤其在电商平台上,一定要关注店铺的信誉及产品评价,切莫被其表面的靓丽或低廉的价格吸引。
甲醛超标的检测和治理
如果已经购买了加绒裤,担心甲醛超标怎么办?以下是一些检测和治理的方法:
高温高湿法:在自然释放的基础上加快甲醛挥发,秋冬打开空调制热模式,再放几盆水或者铺些打湿的尿垫关闭门窗闷3-5小时,闷出浅层甲醛。
开窗通风:闷到时间后,室内都是释放的甲醛,需要立即开窗通风排出室内甲醛,可以在通风不好的地方放置一台电风扇对着窗户吹能更快排出甲醛。
活性炭吸附:在每个房间都放一些活性炭,柜子、抽屉、床下等角落基本都塞满,能主动吸附并分解甲醛,而且不会饱和,过了不到半个月,再测甲醛值发现只剩0.07了。
水洗溶解:已经释放的甲醛是溶于水的,可以用湿的毛巾擦拭家具的表面有空多拖拖地,将家具表面的附着甲醛溶解掉,像四件套,沙发套之类的本身也含有甲醛,清洗晾晒干了之后再使用。
冬季保暖衣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福祉。虽然部分加绒裤被曝存在“有毒”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加绒裤都是如此。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理性消费、谨慎选择,同时提高维权意识,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消费者、商家和监管部门齐心协力,才能打造一个安全又可持续的冬季保暖衣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