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胡进庆:葫芦娃形象诞生背后的艺术匠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胡进庆:葫芦娃形象诞生背后的艺术匠心

引用
全历史
8
来源
1.
https://m.allhistory.com/ah/article/5ecde1d78513910001ff5066
2.
http://www.nbd.com.cn/rss/toutiao/articles/1331283.html
3.
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305031.html
4.
https://mall.ifeng.com/c/8bVQ0ocXm92
5.
https://post.smzdm.com/p/a3xn6537/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74366
7.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3/c404076-40234917.html
8.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books/

2024年5月13日,一位动画巨匠悄然离世,他就是被誉为“葫芦娃之父”的胡进庆。这位出生于1936年的江苏常州人,不仅是中国剪纸动画的创始人之一,更是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的获得者。从1953年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毕业后,胡进庆便投身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启了他辉煌的动画人生。

在胡进庆近半个世纪的动画生涯中,他参与了近40部美术片的摄制,包括《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等经典作品。1962年起,他开始担任剪纸片的导演、美术设计和动作设计工作,先后执导了《小林日记》《淘气的金丝猴》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更在国际上屡获殊荣,为中国美术片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进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成为了创建和发展中国剪纸动画的重要功臣。他与万古蟾等动画先驱共同创研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并发明了“拉毛”剪纸新工艺,成功将水墨风格融入剪纸动画,极大丰富了美术片的片种。

1984年,胡进庆开始策划一部前所未有的剪纸系列片——《葫芦兄弟》。这部作品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剪纸系列片,更成为了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在创作过程中,胡进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下,创造出既便于儿童记忆,又能体现野性美感的角色形象?

经过深思熟虑,胡进庆决定采用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案。他为七个葫芦娃设计了统一的造型,仅通过颜色来区分不同角色。这种看似简单的处理方式,实则是胡进庆“细巧”之道的体现。他巧妙地平衡了艺术性和实用性,既便于观众记忆,也方便制作和剪刻。

在造型设计上,胡进庆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法。他采用了剪纸风格,并用墨线勾边,同时在上色和服装纹样上融入剪纸的特点。为了增加角色的立体感和生动性,他还引入了赛璐珞风格。这种创新性的艺术处理,使得葫芦娃的形象既传统又新颖,既简洁又富有表现力。

1986年,《葫芦兄弟》正式播出,立即在全国掀起热潮。这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胡进庆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新。他不仅在角色造型上追求“细巧”,更在剪纸技法上不断突破。他发明的“干撕拉毛”技术,通过在剪纸边缘进行撕拉处理,创造出类似水墨晕染的效果,为剪纸动画增添了新的艺术魅力。

胡进庆的艺术成就远不止于此。他执导的《鹬蚌相争》等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而《葫芦兄弟》则成为了深受儿童观众喜爱的经典之作。他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细节的精妙处理上,更在于他能够将这些微小的创新,转化为流程和大型制作中的突破。

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顾《葫芦兄弟》这部经典之作时,不禁感叹胡进庆的艺术才华和创新精神。他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动画形象,更为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葫芦娃的形象,早已超越了动画本身,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