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花峪村:小生姜种出大产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花峪村:小生姜种出大产业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5
来源
1.
http://www.moa.gov.cn/hd/zbft_news/qgnyzzzypc/
2.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814452&chapterid=7
3.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13618756276863524/
4.
https://huixianshi.gov.cn/Article/15766
5.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57679493223318052/?upstream_biz=toutiao_pc

花峪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3公里处,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村落。近年来,花峪村大力发展生姜种植,于1988年被评为“生姜种植专业村”,生姜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的67%,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01

姜农的喜悦

金秋十月,正是生姜收获的季节。在花峪村的姜田里,姜农们正忙着收获生姜。他们用铁锨挖开土壤,露出一株株肥大的生姜,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生姜拔出,抖掉泥土,装进编织袋里。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

“今年的生姜长得真好,个头大,产量高,价格也不错。”一位姜农高兴地说,“我们家种了三亩生姜,预计能收一万斤左右,按现在的市场价格,能卖两万多元。”

另一位姜农接着说:“是啊,今年的生姜行情不错,我们村里的生姜都不愁卖。很多商贩直接到村里来收购,我们不用出村就能把生姜卖出去。”

02

科学种植

花峪村的生姜之所以能获得丰收,离不开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花峪村积极推广生姜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引进优质生姜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村里的姜农都接受了技术培训,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花峪村的姜农说,“比如在施肥方面,我们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既保证了生姜的营养需求,又避免了过度施肥造成的土壤污染。”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花峪村采用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生姜的安全性。“我们还建立了生姜种植档案,对每一块姜田的种植品种、施肥、用药等情况进行记录,确保生姜的质量可追溯。”花峪村的姜农说。

03

产业化发展

为了推动生姜产业的发展,花峪村成立了生姜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采购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生姜,提高了姜农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种植效率,还让我们在市场谈判中更有话语权。”花峪村的姜农说,“合作社与多家生姜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我们的生姜销售渠道畅通。”

此外,花峪村还积极发展生姜深加工产业,开发了姜茶、姜片、姜粉等系列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生姜的附加值。“我们村里的生姜加工企业,每年能消化本村及周边村庄的生姜数千吨,不仅解决了生姜销售问题,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花峪村的姜农说。

04

带动乡村振兴

生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花峪村的姜农们鼓起了腰包,也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近年来,花峪村利用生姜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修建了多座小型水库,改善灌溉条件,并实现了道路硬化和自来水入户,极大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我们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是土路,现在都是水泥路;以前吃水要到井里挑,现在自来水直接到家里。”花峪村的村民说,“这些变化都离不开生姜产业的发展。”

花峪村的生姜产业还带动了当地就业。生姜种植、收获、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我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在村里帮着收生姜、加工生姜,一天也能挣百十块钱。”一位花峪村的村民说。

花峪村的生姜产业不仅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创业。“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看到生姜产业的发展前景,都回来创业了。”花峪村的村民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有的开起了生姜加工厂,有的做起了生姜贸易,还有的搞起了电商,把我们村的生姜卖到了全国各地。”

花峪村的生姜产业,不仅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创业。如今的花峪村,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姜种植专业村”,生姜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村庄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