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晚饭后饿了?可能是你的情绪在作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晚饭后饿了?可能是你的情绪在作怪!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39797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75624
3.
https://www.sohu.com/a/843767674_120991886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97658
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19837
6.
https://www.herbalife.com/zh-my/wellness-resources/articles/proven-strategies-to-control-your-hunger-pangs
7.
https://www.muhn.edu.cn/psy/info/1013/2371.htm
8.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40202796
9.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anorexia-nervosa/symptoms-causes/syc-20353591

“我刚吃完晚饭,怎么又饿了?”这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你可能会以为这只是简单的生理反应,但其实,这背后可能藏着你的情绪在作怪。

01

什么是情绪性进食?

情绪性进食,简单来说,就是用吃东西来应对情绪问题。当我们感到压力、焦虑、抑郁或无聊时,往往会通过进食来寻求安慰。这种行为看似能暂时缓解不良情绪,实则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研究表明,情绪性进食是导致饮食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例如,暴饮暴食后产生的内疚感和自责感,会进一步加剧情绪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02

晚饭后饥饿感与情绪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晚饭后饥饿?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情绪触发: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生活挫折等负面情绪,会刺激大脑释放饥饿信号,让你产生进食欲望。

  2. 习惯性进食:长期在特定时间进食,会形成条件反射。即使不饿,到了那个时间点也会感到“应该吃东西”。

  3. 食物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能快速提升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带来短暂的快乐感。因此,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往往会渴望这类食物。

03

如何通过管理情绪来控制饥饿感

  1. 觉察情绪:当你感到饥饿时,先问问自己:“这是真的饿了吗?还是只是情绪在作怪?”学会识别内心感受,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2. 深呼吸与放松:当你感到焦虑或压力时,尝试做几次深呼吸。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让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数到4;然后用嘴缓缓呼气,感受腹部收缩,同样数到4。重复10-15次,专注于呼吸的节奏,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3. 认知重构:当你陷入消极情绪时,试着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考试失利并不意味着你“一无是处”,而是发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次考试提供了针对性复习的机会。

  4. 情绪表达:不要把情绪压抑在心里。找一个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倾诉你的委屈和愤怒。如果你不想跟人说,写日记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把情绪写下来,不仅能梳理思绪,还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5. 设定目标与行动:焦虑往往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给自己设定清晰、可行的小目标,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步。当你靠近目标时,焦虑感自然会消散,换来的是掌控生活的自信。

  6. 保持适量饥饿感:保持轻微饥饿感有助于调节身体状态。但要注意,轻微饥饿感是指感觉肚子空了,但不要饿得过分。如果太饿,不仅会影响睡眠,还会导致食欲增大。

  7. 调整饮食习惯:尝试减少一半的饭菜量,慢慢吃,控制节奏。吃饭时不要急于完成,让食物有时间被消化,情绪也会更放松。保持七成饱的状态,能更好地控制体重和身体健康。

  8. 运动调节:运动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释放压力。但要注意,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能量,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9.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通过进食来应对情绪,且这种行为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营养师或心理治疗师能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记住,改变需要时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通过持续练习这些方法,你一定能驯服情绪,让内心更加平静安宁,以饱满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