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白苏轼教你如何超脱世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白苏轼教你如何超脱世俗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word=Li+bai+yuexia+du+zhuo&ts=5064782&t_kt=0&ie=utf-8&fm_kl=021394be2f&rsv_iqid=7066196820111823592&rsv_t=9b60bcjlS1VWUFYTYED0CSN5qzv1A%25252F8cShS%25252F0xn%25252BNCWrj%25252FvPVoLa8eBXUQ&sa=ib&ms=1&rsv_pq=7066196820111823592&tj=1
2.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keyword=%E8%8B%8F%E4%B8%9C%E5%9D%A1
3.
https://www.sohu.com/a/806003253_121911505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LANPOP055661D4.html
5.
http://www.aodingsy.com/2024/07/03/008%E3%80%8A%E4%B8%8B%E7%BB%88%E5%8D%97%E5%B1%B1%E8%BF%87%E6%96%9B%E6%96%AF%E5%B1%B1%E4%BA%BA%E5%AE%BF%E7%BD%AE%E9%85%92%E3%80%8B%E6%9D%8E%E7%99%BD-%E5%94%90%E8%AF%97%E4%B8%89%E7%99%BE%E9%A6%96/
6.
https://www.gushiwen.cn/mingju/juv_ac188a43afff.aspx
7.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1341963/1?p2=155
8.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WT/2024-11-11/1305524896335942057.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8/23/948285_1137034222.shtml

在纷扰的尘世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个问题困扰着古今中外的许多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李白和苏轼以其独特的诗词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超脱之道。

01

李白:以自然为伴,超越孤独

李白的《月下独酌》是其超脱世俗的代表作。诗中写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创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意境。他邀请明月共饮,将身影视为朋友,虽然知道月亮不能饮酒,影子只是跟随自己的动作,但仍然选择与它们相伴,享受当下的快乐。这种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创造出虚拟伴侣的方式,体现了李白在现实中的孤独感,以及他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始终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多次被贬谪或辞退。面对现实的不如意,李白选择了逃避现实,通过饮酒、游历和创作诗词来寻找精神慰藉。他的超脱之道可以概括为:在自然中寻找慰藉,在孤独中创造乐趣。

02

苏轼:以豁达心态,接受现实

与李白不同,苏轼的超脱之道更多体现在对现实的接受与顺应上。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其超脱世俗的代表作。词中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面对人生低谷,苏轼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他用竹杖和草鞋代替马匹,穿着蓑衣在风雨中行走,表现出对物质条件的淡然。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体现了他对人生起伏的超然态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已不再重要。

苏轼的一生同样充满了波折。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来又因新旧党争被贬惠州、儋州等地。但与李白不同的是,苏轼在逆境中选择了积极面对,他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工程、教授当地百姓文化知识,用自己的行动改善着所处的环境。他的超脱之道可以概括为:在现实中寻找意义,在困境中创造价值。

03

对现代人的启示

李白和苏轼的超脱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应对人生困境的方式。李白的方式更适合那些需要暂时逃离现实、寻找精神慰藉的人;而苏轼的方式则更适合那些需要在现实中继续奋斗、寻找人生意义的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有时候,我们需要像李白一样,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与自然对话,让心灵得到休息;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像苏轼一样,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困难,从逆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李白和苏轼的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他们人生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他们的超脱之道,我们可以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从容与优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