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定风波》:一位千古名家的传奇人生
纪录片《定风波》:一位千古名家的传奇人生
2023年,央视推出了一部关于苏轼的纪录片《定风波》,这部五集的纪录片通过演员聂远的精湛表演,生动还原了这位北宋文学巨匠的传奇人生。从四川眉山的书香门第到被贬谪的蛮荒之地,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卓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21岁中进士,25岁获得制科考试“百年第一”,曾深得宋仁宗赏识。然而,由于性格率真,他在官场中屡遭排挤。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险些丧命。之后,他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是偏远荒凉之地。
然而,苏轼并没有被命运击垮。在黄州,他开垦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在惠州,他修筑东新桥和西新桥,造福当地百姓。在儋州,他传播文化,培养人才,为海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轼的诗词创作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
在书法方面,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在绘画方面,苏轼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理论,强调绘画要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他的《枯木怪石图》在2018年拍卖出4.636亿港元的天价,创下世界古画拍卖纪录。
苏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官员。他在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修建苏堤,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在徐州,他带领百姓抗洪救灾,保住了城池。在惠州,他修桥铺路,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苏轼的这些事迹,充分体现了他“民为贵”的思想。
苏轼的一生,正如他在《定风波》中所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人文关怀影响了后世无数人。纪录片《定风波》通过丰富的场景还原和演员的精彩表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苏轼形象,让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这位千古名家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