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新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羊肚菌种植:新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近日,新疆吉木萨尔县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在天山北麓的白色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宛如撑起的一把把褐色“小伞”,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近年来,在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吉木萨尔县的羊肚菌种植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产业援疆助力羊肚菌种植快速发展
2021年,在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下,三众食用菌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落地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获得系列配套补贴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设备购置对闲置大棚进行改造,开展羊肚菌试种。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吉木萨尔县羊肚菌种植大棚已从最初的30座发展到273座,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建400座,预计将成为全疆最大的羊肚菌种植基地。2023年,基地产值达到2000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5000万元。
全产业链帮扶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扶持羊肚菌产业发展,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投入援疆资金,建设了食用菌基地配套设施,包括营养包加工、菌丝培育净化包装、大棚滴灌配套等项目。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种植基地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产业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指挥部还引入了“5G+智慧大棚”项目,投资200余万元,采用无线网络监控大棚卷帘开合状态、电动阀状态,根据羊肚菌需要的环境参数控制大棚的设施状态,并支持远程控制,推动实现全县羊肚菌种植基地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控制。
创新合作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三众公司与吉木萨尔县大有镇6个村的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公司提供大棚和技术指导,各村经济合作社负责种植和管理。这种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民的投入风险,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渭户村党总支书记金鑫表示:“村民不敢干,我们村集体先来,一是培养种植带头人的种植技术;二是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有了榜样,村民才敢跟着干。”
显著的经济效益
羊肚菌种植展现出惊人的经济效益。每个标准棚单产可达350公斤,年均收益超过10万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种植户贺克种植了两个大棚(6亩),亩产达到100公斤,收入约9万元。
永仁县的羊肚菌种植更是达到了1000余亩的规模,春节期间有400亩成熟上市,平均每天可采收销售羊肚菌1吨,价格每公斤120-140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羊肚菌种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龙头企业+基地+职工”的发展模式,各地有效整合了土地、资金和技术资源,实现了多方共赢。
同时,羊肚菌种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例如,吉木萨尔县的食用菌营养包加工、菌丝培育净化包装等项目,不仅为羊肚菌种植提供了保障,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羊肚菌产业有望成为新疆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羊肚菌产品的附加值将进一步提升,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
小小羊肚菌,正在新疆大地上书写着产业援疆和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