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流感季警惕:头孢配酒,真的会“说走就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流感季警惕:头孢配酒,真的会“说走就走”!

引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
来源
1.
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501/t20250102_303654.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74175
3.
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49/202501/t20250123_304022.html
4.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329c5a65319b251d19ec3f8bf08d179b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7A08PYU00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5A0568500
7.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cf18aa799b/e1192a97d4.shtml
8.
https://www.hljlpa.com/info/infoyy.aspx?id=1059
9.
https://www.kzqzyy.com/news_19/681.html
10.
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16/common/content/content_1859039988831596544.html

当前,我国正处于流感高发季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52周(12月23日—12月29日),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更是上升了5.4%。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可能会选择服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药物来治疗细菌感染。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提醒是: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及停药后至少一周内,绝对不能饮酒。

头孢类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源于一种被称为“双硫仑样反应”的化学过程。当人体摄入酒精后,酒精会在肝脏内通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某些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孟多、头孢哌酮等,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这种结构会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它的积累会引发中毒反应,轻则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通常在用药后0-7天内饮酒,或饮酒后立即使用相关药物时出现。症状一般在5分钟到1小时内显现,轻度症状包括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出汗等,严重时则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双硫仑反应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诊断双硫仑反应主要依据用药史、饮酒史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立即停止饮酒并采取相应措施。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催吐或洗胃以减少乙醇吸收。随后需要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盐酸纳洛酮拮抗乙醇作用,使用H2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等。对于低血压、休克患者,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

为了预防双硫仑反应的发生,关键在于避免药物与酒精的同时使用。具体措施包括:

  1. 在服用可能导致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应避免饮酒或食用含酒精的食品和药品。
  2.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饮酒史,避免使用易引发双硫仑反应的药物。
  3.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明确告知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及潜在风险,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头孢类药物,其他一些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也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务必严格遵守医嘱,远离酒精。

在当前流感高发的特殊时期,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请务必牢记:用药期间,滴酒不沾;饮酒之后,切勿服药。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冬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