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咳嗽不止?小心气道高反应性!
秋冬咳嗽不止?小心气道高反应性!
秋冬季节,咳嗽成了许多人的困扰。据统计,每年秋冬季节,因咳嗽就诊的患者数量都会大幅增加。这种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暗藏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一喝冷水就咳嗽的人来说,更需要警惕气道高反应性的问题。
什么是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性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英为指出,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如冷空气、花粉、烟雾等)产生过度或过早的收缩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咳嗽、喘息等症状。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空气干燥,这些环境因素更容易诱发气道高反应性。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冷刺激会加重病情,导致咳嗽持续不愈。
中医视角:寒凉伤肺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冬季节咳嗽不止,尤其是喝冷水后咳嗽,与“寒凉伤肺”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冷饮进入体内,会直接损伤肺脏的阳气,导致肺气失宣,引发咳嗽。此外,寒凉之物还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液生成,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引起咳嗽。
如何缓解秋冬咳嗽?
中医调理: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有不同的调理方法。
白菜黄豆水:这是清末名医彭子益推荐的食疗方,适用于内热咳嗽。白菜和黄豆都有清热养阴的作用,适合秋冬季节使用。具体做法是:取黄豆一把(约50粒),浸泡1小时,加水煮20分钟;然后加入100克白菜心,再煮10分钟即可。
风寒咳嗽:症见咳嗽、痰稀薄白、恶寒头痛等,可用花椒冰糖梨、姜杏汤等方子。其中,花椒冰糖梨的做法是:梨洗净去皮,在靠近顶部位置横切,挖去核,放入花椒和冰糖,把梨放进一个碗里,然后隔水蒸半小时左右,吃梨喝汤。
风热咳嗽:症见咳嗽不爽、痰黏色黄等,可用桑菊杏仁茶、梨子川贝桔梗汁等方子。其中,桑菊杏仁茶的做法是: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6克(去皮捣碎),加水煮20~30分钟,取汁调入蜂蜜适量即可,温服。
痰热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黄、发热口渴等,可用荸荠海蜇饮、秋梨白藕汁等方子。其中,荸荠海蜇饮的做法是: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水煎30分钟,分两次服。
痰湿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等,可用橘红茶、茯苓杏仁饮等方子。其中,橘红茶的做法是:橘红1片、绿茶5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放温饮用。
气虚咳嗽:症见咳嗽低沉无力、久咳不愈等,可用黄芪百合粥、豆浆粥等方子。其中,黄芪百合粥的做法是:黄芪20克放入500毫升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20分钟,去掉黄芪药渣,加粳米50克、百合15克煮粥,煮至百合和大米熟烂即可。
西医治疗:对症下药
西医治疗秋冬咳嗽,主要针对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咳嗽。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 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盐酸氨溴索等,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 雾化吸入:对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雾化吸入可以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咳嗽。
-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这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长期服用,预防和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引起的咳嗽。
日常预防:综合调养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调养也非常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郑皓云建议:
- 保持充足睡眠:立秋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应保持充足的睡眠,使阳气不外泄、不耗散,而藏于体内。
- 饮食调养:饮食应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者为主。此时可多吃山楂、石榴、西红柿等酸味果蔬以收敛肺气;多吃银耳、百合、蜂蜜等润燥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避免过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热生燥,损伤脾胃。
- 适度运动:运动应以轻松平缓为主,可选择太极拳、散步等项目,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运动的适度性。
- 保持良好心态:立秋后人们容易产生悲秋情绪,中医认为,悲忧伤感会损伤肺气,肺不固表则易感风邪。人们可通过练习静坐、听音乐等方式来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的状态。
总之,秋冬季节咳嗽不止,尤其是喝冷水后咳嗽,可能是气道高反应性的表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从根本上提升阳气,改善体质。如果咳嗽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