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绿色能源:从预测到调度的智能化革命
AI赋能绿色能源:从预测到调度的智能化革命
人工智能(AI)正在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能力,AI不仅优化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提升了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I助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这给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挑战。AI技术通过精准预测和智能优化,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以风力发电为例,AI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气象信息,预测风力强度和方向,从而优化风机的运行效率。在太阳能领域,AI同样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和历史数据,预测光伏发电量,帮助电网提前做好调度准备。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自研新能源大模型“旷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模型能够帮助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特别是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表现出色。中国华电、玖天气象、华为等企业共同发布的“基于AI大模型技术新能源气象功率预测解决方案”,通过对新能源功率预测实现“智算”,进一步提升了预测准确度,降低了电站运营成本。
智能调度优化能源存储与配送
AI在能源存储和电网管理中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通过智能调度系统,AI能够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优化能源配送效率,确保供需平衡。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唐索拉风电场智慧场站采用了先进的智慧化管控系统。值班员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全方位监测设备状态和人员行为,实现对风电场升压站的全面监控。AI技术不仅优化了设备控制和巡检效率,还通过自学习机制从自然资源中获取更高的发电效率。
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的“源网荷储充”智能调控平台则展示了AI在能源调度中的强大能力。该平台能够自动调控风电场的电力输出,将新能源输送到云南各地及粤港澳大湾区。AI智能调控模式不仅提高了决策效率,还实现了对电网风险的自动识别和快速响应。
创新应用推动能源管理模式变革
AI技术正在推动能源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企业端到用户端,AI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金风科技在无人化电站建设、物资调拨等领域积极应用AI技术。企业开发的行业翻译大模型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行业术语翻译,支持风电行业的国际化需求。未来,企业还将在多模态大模型、视觉分析等技术方向持续投入,全面助力新能源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
在用户端,AI可以根据家庭用能历史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消费建议。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AI能够帮助用户在各种供电方式中选择最优方案,实现微观层面的能源管理。这种智能化的能源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成功案例:AI调度员提升电网运行效率
在电网调度领域,AI调度员已经成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量。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开发的虚拟数字员工——“智慧调度员”,具备智能成票、网络化收发令、智能监屏、智能抢修指挥等核心功能。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生成400多张指令票,累计收发指令15000余条,人工替代率达98%。在江苏,AI电力调度员“方阵”通过智能研判和语音交互技术,将电网异常及故障处理时间从37.5分钟缩短至8分钟。
未来展望:AI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从可再生能源预测到能源存储优化,从智能调度到用户端管理,AI正在全方位重塑能源行业。
阿里巴巴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推出的可再生能源预测平台eForecaster,基于“八观”气象大模型,实现了96%以上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和98%以上的电力负荷预测准确率。这一技术不仅为电力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在国际电信联盟(ITU)主办的AI for Good平台中被评为优秀案例。
尽管AI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AI性能的不确定性、数据孤岛问题、高质量数据不足等,都可能影响其发展。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I必将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