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明节的十大传统习俗,你知道几个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明节的十大传统习俗,你知道几个呢?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9060433_121106991

清明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从扫墓祭祖到踏青游玩,从蹴鞠到放风筝,清明节的十大传统习俗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极富特色的节日,感受其中蕴含的慎终追远与欢乐赏春的双重情怀。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春时节的正式开始。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

  1. 扫墓祭祖:清明节的核心习俗便是扫墓祭祖,又称上坟。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香烛冥币等祭品,前往先人墓地,清理杂草、修缮墓碑,摆放供品,点燃香烛,焚烧纸钱,有的地方还举行献花、植树等仪式。

  2. 踏青: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游览郊野、登山赏景、野餐嬉戏,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踏青习俗源于古时的春游活动,象征着与大自然的亲近和生命的活力。

  3. 蹴鞠:蹴鞠即古代足球运动,清明时节人们常举行蹴鞠游戏,或观赏专业表演。蹴鞠在清明节中的出现,反映了古人借体育活动调节情绪,寓娱乐于哀思之中,同时也是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的表现。

  4. 插柳:清明时,人们有在门楣、屋檐或墓地周围插柳枝的习俗,有时还会编成柳帽佩戴。柳树生命力旺盛,插柳寓意祛病辟邪、护佑平安。此外,柳与“留”谐音,也有挽留春光、留住亲人的美好寓意。

  5. 放风筝:清明时节,人们放飞风筝,或观赏大型风筝表演,风筝样式各异,色彩斑斓。放风筝寓意着将忧愁、疾病随风带走,带来好运。同时,风筝的高飞象征着生命的升华与精神的超越,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射柳:射柳是一种古代竞技游戏,参与者骑马挽弓,将柳枝射断,以展现骑射技艺。射柳习俗展示了古代武备文化,也是清明时节男子展示力量与技巧的娱乐活动,具有一定的军事训练性质。

  7. 蚕花会:部分地区,尤其是丝绸产地,会在清明节前后举办蚕花会,祈求蚕桑丰收,活动包括祭蚕神、舞蚕龙、扎蚕花等。蚕花会体现了农耕社会对蚕桑业的重视,以及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事信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8. 荡秋千:清明节期间,人们在户外搭建秋千,男女老少皆可参与,荡起秋千,欢声笑语。荡秋千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也蕴含着驱邪避疫、强身健体的寓意,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飞扬。

  9. 拔河(牵钩、钩强):清明节时,人们举行拔河比赛,两队分立绳两端,奋力拉扯,以决胜负。拔河象征团结协作与力量对抗,既是锻炼身体、增强团队精神的集体活动,也是节日欢庆、增进社区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10. 饮食:江南及部分南方地区,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制作并食用青团。青团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掺入艾草汁或麦青汁等绿色天然色素,使团子呈现出翠绿的颜色。馅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豆沙、芝麻、咸蛋黄等,外皮软糯,内馅甜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