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通化老把头节:揭秘长白山采参文化的千年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通化老把头节:揭秘长白山采参文化的千年传承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jl.people.com.cn/n2/2024/0827/c349771-40956586.html
2.
http://jl.people.com.cn/n2/2024/0904/c349771-40966189.html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945141614652435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23234
5.
http://www.moa.gov.cn/xw/qg/202409/t20240919_6462823.htm
6.
http://www.tonghua.gov.cn/zwgk/thlb/thdt/202411/t20241111_724737.html
7.
https://jllc.jl.gov.cn/stwm/lywx/202410/t20241015_3308889.html
8.
http://www.tonghua.gov.cn/zwgk/thlb/thdt/202408/t20240809_717269.html
9.
https://www.harbin.gov.cn/haerbin/c104696/202412/c01_1029828.shtml
10.
https://lyt.ln.gov.cn/lyt/index/snzx/2024070810044494349/index.shtml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吉林省通化市都会迎来一个独特的民俗节日——“老把头节”。这一天,长白山脚下的村民们会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香烛,齐聚在老把头墓前,进行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他们洒水、添土、上贡、进香,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与一位故人对话。这位“老把头”,正是长白山采参文化的传奇人物——孙良。

关于孙良的传说,最早可追溯至清代。相传,孙良为给母亲治病,进长白山采挖人参,结果在寻找结拜兄弟的过程中,最后饿死在山中。为了纪念他,人们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定为“老把头节”,形成了特定的仪式流程,这一传统延续至今,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老把头节”不仅是对孙良的缅怀,更是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展示。节日当天,除了祭祀仪式外,还会举办人参产品展销、锣鼓和舞狮表演等富有传统风格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长白山人参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长白山采参文化,是长白山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长期寻采山参的过程中,长白山区的劳动者形成了一套包括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操作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多方面内容的独特习俗。如今,这种古老的采参习俗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放山”是采参文化中最富特色的环节。采参人将人参称为“棒槌”,把进山寻找、采挖人参称为“放山”。在放山前,需要组织帮伙,这叫“拉帮”。帮伙人数多为单数,讲究“去单回双”——放山人把人参也看作是人,采到人参就成双数了。进山时,要请一位懂观山、讲道德、守信用、精通野外技能的行家里手当“把头”。

当发现人参时,放山人会高喊“棒槌”,这叫喊山,其他的放山人要回应,叫接山。当发现者回答“五匹叶”或“六匹叶”时,表明这棵人参已经生长许多年,是人参中的珍品,大伙儿会一齐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快当”是满语,有顺利、吉利、祝贺的意思。

采参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和敬畏心。放山人一般不说“挖参”,而说“抬”参,寓意人参很大、很重,需要抬出来,也示人参的珍贵。抬参时,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如鹿角、快当剪子、快当锯、快当签子等。整个过程小心翼翼,力求保持人参的完整。

这种独特的采参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放山人自觉遵守“抬大留小”的行规,将小人参留下,待其长大留给后人挖;遇到人参种子熟红的,抬参后要把成熟的参籽儿撒播到土里,让其能继续长出人参留给后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法规的完善,长白山采参文化也在与时俱进。通化市积极打造人参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可追溯。《通化市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的出台,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了法规保障。人参产业已成为通化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不仅在经济上创造了价值,更在文化传承上注入了新的活力。

“老把头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承载着长白山地区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勇敢仁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向世人诉说着长白山的传奇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