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创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新玩法
故宫文创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新玩法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代表,近年来通过创新的文创产品和虚拟现实技术,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进入现代教育体系。学生们不仅能在课堂上体验到古代皇宫的生活场景,还能亲手制作故宫主题的手工艺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故宫文创产品的引入,为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故宫文创产品的创新之路
故宫文创产品的种类繁多,既有传统的书画、玉器、茶具等,也有现代的手机壳、T恤等创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融合了现代设计的元素,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故宫文创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
故宫博物院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故宫零废弃”项目:环保理念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故宫博物院通过“故宫零废弃”项目,开发了33款环保文创产品,包括用发酵原料编织的手环、用回收的废弃塑料瓶生产的眼罩、用苹果皮制成的背包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公众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更潜移默化地引导更多公众接触、接受循环经济文创品,让“零废弃”以更兼具时尚与实用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
“汉字里的缤纷世界”项目:古文字科普教育的创新实践
故宫博物院联合北京教育学院“十四五”艺术学科创新平台、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推出“汉字中的缤纷世界”馆校合作艺术成果展示活动。项目推出系列教育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系列科普讲座、科普文章、科普展板,设计转化了供教师、学生趣味学习古文字的学习单,并提供适合用于古文字的艺术创作手法。
活动现场展出了基于故宫古文字藏品信息撰写的科普展板,也有教师、学生综合运用艺术手段创作的作品“层层叠·故宫里的古文字”。它们不仅是对故宫古文字内容的阐释,更包含孩子眼中的色彩与万象,呈现了他们对古文字的认知和解读。
“我们的故宫”教与学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创新开发
故宫博物院在官网青少版上线了“我们的故宫”主题教与学资源,涵盖中、小学年龄段的68个教学资源,以专题展板与学习手册、自学园地素材、教学PPT素材等形式呈现,带领学生了解故宫的建筑美、人物美、生活美和艺术美。
“抖来云逛馆”科普短视频:数字技术助力文物展示创新
“故宫博物院”抖音账号推出的“抖来云逛馆”科普短视频第三季,由故宫专业人员出镜讲解,内容涵盖故宫建筑细节,及书画、文房、武备、玉器、玩具、金银器等多个门类文物。本季继续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侧重故事性、趣味性和关联性,讲述变废为宝的玉山子、“套娃”式的毛笔、“爆改”后的花插以及承载母子之情的屏风等等。在呈现方式上,首次采用抠像合成技术让讲述者走进古画,带观众沉浸式感受古画中的世界。
故宫文创的教育创新与未来展望
故宫博物院通过文创产品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也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未来,故宫博物院将继续深挖教育资源、活化教育形式、创新教育手段,对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解读与传播,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服务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