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硅谷:合肥信息技术产业的新高地
科大硅谷:合肥信息技术产业的新高地
“科大硅谷”是安徽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的示范工程。自2022年成立以来,科大硅谷已落地创新型企业超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科大硅谷:合肥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科大硅谷”是安徽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的示范工程。自2022年成立以来,科大硅谷已落地创新型企业超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科大硅谷的建设目标是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其空间规划为“一核两园一镇”,坚持系统集成的建设理念,统筹城市更新和新空间开发,强化创新创业载体条件保障,助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创新企业集聚,资本持续加码
科大硅谷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创新企业和资本的关注。据统计,科大硅谷片区内新增注册科技型企业1520家,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和科创服务机构5821家。同时,科大硅谷引导基金注册资本从15亿增至50亿,增幅约233%,显示其资金实力大幅提升。
在企业案例方面,合肥乘翎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许伟伟表示,合肥在芯片开发领域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同时在市场应用端有大量需求,更重要的是科大硅谷的人才政策。成立于2022年的乘翎微电子,创业初期就得到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三级政府基金。借助“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的链接,乘翎微电子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充分的资金让他们得以专心研发,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研发领域声名鹊起,站上产业“风口”。
“六脉神剑”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科大硅谷创新性地提出了“六脉神剑”策略,从机制创新、源头对接、大院大所合作和全球资源整合等多个维度发力。
在机制创新方面,科大硅谷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平台公司+全球合伙人+属地政府”的工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仅今年前9个月,就已累计挖掘科技成果1803项,推动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1个。
在源头对接方面,科大硅谷助力和推广中国科大“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为赋权项目提供早期开办服务,对接政策、场地、链接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等加速服务。90%中国科大赋权项目共36家企业落地科大硅谷,为中科科乐、中科类脑、幺正量子、中科优才等赋权项目提供基金投资7500万元、政策支持1500万元。
在大院大所合作方面,科大硅谷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沿途下蛋”机制,围绕大平台大装置,聚焦重大创新成果产出,先期选取同步辐射实验室等机构深度对接服务,打造“一支专门基金+一个专业团队+一套专项机制”的产业培育新模式,累计孵化高价值科技企业10家。
在资源整合方面,科大硅谷以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为窗口,依托有实力、有资源的运营机构,在美国硅谷、日本东京、英国剑桥、法国里昂、北京、香港等地设立9家海内外创新中心,探索“本地注册、异地孵化”招引模式,打通了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流通渠道。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创新之谷
科大硅谷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以肥西园为例,项目整体规划面积196亩,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建面约22万平方,涵盖科研创新总部、科技创业孵化器、加速器、路演展示中心、餐厅、人才公寓、专家公寓、配套运动中心,已正式启动运营;二期涵盖企业总部、星级酒店、人才公寓及商业配套,作为项目功能性配套补充。
目前,机器人行业年度独角兽企业芯明智能、福布斯高增长瞪羚企业麟图科技等十几个科创企业已入驻园区,并且园区已引入宇迹科创、可可资本、思脉产融3个全球合伙人,已签约中科创微、飞迪航空、元娲智能、槃实科技等一批优秀科技项目。
随着建设的推进和更多企业的入驻,科大硅谷正朝着打造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之谷的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