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更新:甘油三酯管理要点解读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更新:甘油三酯管理要点解读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仍继续增加,防控工作形势严峻,血脂管理刻不容缓。
前段时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重磅更新,本文就《指南》的甘油三酯部分核心要点进行解读。
甘油三酯与ASCVD风险管理
既往研究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新近研究还提示,富含甘油三酯(TG)的脂蛋白(TRL)及其残粒等,也参与A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指南》提示,TRL是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因素之一:
- TRL及其残粒与ASCVD风险相关;
-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人群中,TRL仍是除LDL-C以外的脂质相关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部分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
《指南》对非HDL-C和TG在血脂异常管理中的作用做出了如下推荐: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TG、极低LDL-C患者ASCVD风险干预的靶点(I类推荐)。
- 高TG作为LDL-C达标后ASCVD高危患者管理指标(IIa类推荐)。
由于中国>18岁成人大部分为ASCVD低危人群,因此,《指南》列出了适用于ASCVD低危人群的主要血脂指标的参考标准,有助于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血脂水平有基本认知。
降低TG的生活方式干预
降脂治疗的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在降低TG方面,《指南》推荐减少饮酒、增加身体活动和控制体重三种生活方式(I类推荐)。
高TG的管理和药物干预
主要降甘油三酯的药物有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根据《指南》,高TG的管理有如下推荐:
- TG>5.6mmol/L时,可采用贝特类药物、高纯度-3脂肪酸或烟酸类药物治疗,减少胰腺炎风险(I类推荐)。
- ASCVD患者及高危人群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如TG>2.3mmol/L,可给予高纯度ω-3脂肪酸,或非诺贝特、苯扎贝特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IIb类推荐)。
研究显示,贝特类药物有降低TG水平和升高HDL-C的作用,高纯度ω-3脂肪酸有降低TG水平的作用。《指南》中指出,由于烟酸类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均为阴性,已不推荐作为预防ASCVD的降TG药物。
降TG药物的联合治疗
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是血脂异常干预策略的基本趋势。主要目的是提高血脂达标率,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减少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李建军,赵水平,等,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3):35.
[2]Tokgozoglu L, Orringer C, Ginsberg HN, Catapano AL, The year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1: dyslipidaemia. Eur Heart J. 2022;43(8):807-817.
[3]ACCORD Study Group, Ginsberg HN, Elam MB, et al. Effects of combination lipid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 2010May6;362(18):1748].N EnglJ Med. 2010;362(17):1563-1574.
[4]Skulas-Ray AC, Wilson PWF, Harris Ws, et al. Omega-3 Fatty Acid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riglyceridemia: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2019;140(12):e673-e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