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就地过年:疫情下的新选择与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就地过年:疫情下的新选择与新趋势

引用
人民网
14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2/01/content_26042778.htm
2.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939426.html
3.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5/0123/c1004-40407315.html
4.
http://www.zldyf.com/show-212.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1%E5%9C%B0%E8%BF%87%E5%B9%B4
6.
http://www.js.gov.cn/art/2025/1/24/art_46548_316.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8%BF%90
8.
https://factory-tools.cn/keji/202501-974.html
9.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5/01-16/10354823.shtml
10.
https://www.kaifeng.gov.cn/kfsrmzfwz/zwyw/pc/content/content_1866281997672173568.html
11.
http://www.news.cn/comments/20250122/fa439dc7ddd04746b53ee11a90cea6ad/c.html
12.
http://zj.news.cn/20250123/54280ad168144768a672bfd79b5996f5/c.html
13.
https://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501/t20250123_14202855.html
14.
http://www.news.cn/tech/20250124/ea9687bc84ce454b83ff951644960231/c.html

2023年春节前夕,一场前所未有的“就地过年”潮悄然兴起。数据显示,当年春节期间全国人口迁徙规模较前一年下降了15%,热门航线机票价格低至近1折,铁路和热门航线余票充裕。这一变化背后,是数千万人响应疫情防控政策,选择留在工作地度过春节。

01

政策倡导下的新选择

2021年,为应对新冠疫情,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就地过年”倡议,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在务工地过年。这一政策在2022年和2023年持续推行,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新选择。

就地过年不仅是一项防疫措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改变了中国人延续千年的春节团圆传统,也重塑了城市和农村的节日生态。

02

城市的新春:从“空城”到“暖城”

往年春节,大城市常因人口大量流出而变成“空城”。而就地过年政策下,许多城市迎来了别样的春节景象。

以北京为例,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的酒店预订量较往年同期增长显著,温泉度假村、主题乐园等成为热门去处。上海、三亚、广州等城市也呈现出类似趋势,本地游、周边游成为新宠。

就地过年还带动了城市消费的繁荣。各地纷纷推出春节消费券、景区免费开放等政策,刺激本地消费。以杭州为例,2023年春节期间发放的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有效拉动了当地消费增长。

03

农村的春节:从热闹到冷清

与城市的热闹相比,农村的春节氛围则显得冷清了许多。往年这个时候,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村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而就地过年政策下,许多村庄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不过,各地政府和基层组织积极应对这一变化,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便民服务等方式,努力营造节日氛围。例如,江苏某地组织了“送戏下乡”活动,为留守村民送去精神文化大餐;浙江某村则开设了“暖心食堂”,为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餐食。

04

经济影响:从个人到社会

就地过年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从个人层面看,它减轻了春运交通压力,降低了回家过年的各项开支。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数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75.9%。

从社会层面看,就地过年促进了城市本地消费和文旅发展。以酒店业为例,2023年春节期间,上海、三亚、北京等城市酒店预订量位居全国前十,消费者更愿意通过“酒店度假”犒劳自己。

05

社会意义:从“小家”到“大家”

就地过年不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更体现了中国人对“家”概念的重新诠释。传统上,春节回家过年是孝顺父母、维系亲情的重要方式。而如今,“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和家人在一起,不论何时何地,都是过年”的新观念正在兴起。

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家庭结构的转型。随着“80后”“90后”成为家庭核心,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过年方式。有的选择带父母到城市过年,实现“反向团圆”;有的则带着家人去其他城市或乡村体验不同文化。

就地过年还体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春节文化的创新传承。他们通过旅游过年、网红打卡等方式,既追求个性化体验,又不失春节的仪式感。这种新旧交融的过年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06

结语:就地过年,温暖依旧

就地过年作为一种新的过年方式,虽然改变了传统的团圆模式,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它让我们看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爱,年味就不会缺席。

未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就地过年可能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段宝贵记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