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矿山城市更新设计:文化复兴与生态重塑的完美融合
百年矿山城市更新设计:文化复兴与生态重塑的完美融合
设计背景与问题分析
本设计方案聚焦于百年矿山的城市更新,依据城市双修理论,兼顾文化保育与生态修复,旨在解决工业遗产丧失、滨河景观单一同质化、人居环境衰败、产业萎靡四大痛点。方案倡导文化复兴,挖掘历史价值;推行生态重塑,构建多功能绿色空间,优化能源效率;营造宜居环境,强化交通可持续性及城市农业融合;实施活力再生,恢复滨河生态并严守环保标准。设计巧妙融合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态智慧,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生态活力的矿艺乐园,树立起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更新策略与具体做法
本设计方案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原则。首先探讨出区域目前存在的四大问题(一、工业文化遗失,二、滨河景观单一,三、人居环境萧索,四、产业业态萧条)并提出对应的四大更新策略(一、文化复兴,二生态重塑,三、宜居环境,四、活力再生)。具体做法为通过运用城市双修理论在保留和提升原有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同时,优先考虑选择可再利用的材料和节能环保的技术,提出共生构架理念,可以在改造过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并提升改造后园区的能源效率。
其次,将场地规划为多功能的生态空间,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保留一些工厂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绿化区域,并进一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使园区成为一个生态枢纽,提供采光、通风、水循环等功能。
另外,引入可持续的交通设计和城市农业概念。例如,为园区规划骑行和步行道路,提供电动车充电设施,鼓励低碳出行方式。
最后,关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进行滨河、园区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植树造林、滨河湿地恢复、以及铁轨景观修复等。同时,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确保园区的运营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设计亮点
我们设计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考虑可持续性与生态保护:我们的设计方案将可持续性原则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系统、减少碳排放,并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能源效率。
城市双修理论:我们运用城市双修理论,保留并提升原有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优先选择可再利用的材料,使改造过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持园区独特的工业文化特色。
多功能的生态空间规划:我们将园区规划为多功能的生态空间,保留原有自然景观和绿化区域,并进一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供采光、通风、水循环等生态服务,实现更高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功能。
可持续交通和城市农业:我们设计了骑行和步行道路,并提供电动车充电设施,鼓励低碳交通方式。同时,引入城市农业的概念,为园区提供新鲜农产品,减少食品运输的碳排放。
强调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我们致力于滨河和园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同时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些设计亮点使得我们的方案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住与工作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
专家评语
方案提出四大更新策略,通过文化复兴、生态重塑、宜居环境和活力再生,实现了对环境的改造和恢复,提升能源效率和生态功能。设计理念能突显本次竞赛的主题。作者有创新意识,方案能力强,设计表现效果较好。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百年矿山,矿艺乐园——基于城市双修理论下的矿山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熊媛 杨跃华
主创姓名:李攀
成员姓名:陈玥旭 姚可 王彪
设计时间:2023-06-10
项目地点:贵州贵阳
项目规模:34.8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