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26930
2.
https://www.snhm.org.cn/jyhd/zrtsy.htm?id=1139
3.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0401/0697420e19844bd796e709b6bf6d9e19.html
4.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32921&sid=200
5.
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zh/the-life-in-a-lotus-seed_editor-1/
6.
https://www.snhm.org.cn/lzdy/lzIndex.htm?status=2

2024年12月7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了年度“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总结分享会。这个始于2024年的公众科学项目,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和生态调查,成功吸引数百名市民参与,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由上海自然博物馆发起,旨在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项目以“遇见动物”为主题,设计了多个子项目,包括“上海昆虫家谱”“上海蝴蝶监测”“动物路杀调查”等,覆盖了从微观昆虫到宏观生态的多个层面。

项目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创新的参与模式和广泛的公众基础。通过“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方便地上传观察记录,参与昆虫调查。据统计,仅2023年就有379位市民参与,上传了6066条昆虫记录。这些数据不仅丰富了“上海昆虫家谱”,也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项目成果丰硕,截至目前,“上海昆虫家谱”已收录22目312科3090种昆虫,其中包括129种新记录昆虫。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上海地区昆虫研究的空白,也为城市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通过科普讲座、工作坊等形式,项目成功激发了市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参与者不仅限于专业人士,还包括学生、退休人员等各个群体,真正实现了科学普及的目标。

未来,“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将继续深化公众科学模式,计划将活动范围扩展至长三角地区,引导更多人参与科学研究实践。项目还将开发更多元化的科普资源,如在线课程、虚拟展览等,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教育影响力。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以其创新的公众参与模式和显著的科研成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开辟了新路径。这个始于上海的项目,正在以“自然百宝箱”为载体,向更广阔的天地延伸,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