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非遗文化节: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佛山非遗文化节: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6月8日至10日,以“武韵湾区·传承美好”为主题的广东主会场活动将在佛山市西樵山下启幕。这场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佛山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非遗盛会,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佛山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多年来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生动写照。
佛山非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佛山,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孕育出了众多璀璨的非遗瑰宝。据统计,目前佛山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技艺、民俗活动、传统音乐等多个领域,共同构成了佛山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这些非遗瑰宝中,佛山木版年画、石湾陶塑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等项目尤为引人注目。佛山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石湾陶塑技艺则融合了岭南文化特色,成为佛山最具代表性的非遗名片之一;香云纱染整技艺更是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享誉海内外。
创新传承: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佛山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不仅注重传统的保护,更致力于创新性发展。近年来,佛山积极探索“非遗+”模式,让非遗文化以更多元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在教育领域,佛山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目前,全市共认定191所“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82所“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50所“佛山市粤剧特色学校”。近300所学校开展了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并了解非遗文化。
在文旅融合方面,佛山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非遗旅游线路。例如,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行通济”“官窑生菜会”“乐安花灯会”等民俗活动,每年端午节举办的龙舟友好交流礼仪“盐步老龙礼俗”活动,每年十一举办的九江龙舟赛,均吸引大批港澳及海外同乡前来观看,参与者上百万人次。
2025:非遗文化新气象
2025年春节期间,佛山梁园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欢度佳节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佛山梁园刺史家庙展厅,一场名为“岭南传承·湾区创新——石湾陶艺学会创作成果展”的展览正在举办。展览汇聚了中青年陶艺家的126件作品,分为动物陶塑、人物塑像、器型系列、实验艺术四个部分,展现了传统技艺与时代新潮的完美融合。
在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外临展厅,“留放岭南——让传统文化种进童年的记忆里”书画陶艺展正在展出。展览通过书法、美术、陶艺三大板块,展现了剪纸、木版年画、醒狮、香云纱等佛山非遗文化,开启了一场关于传统艺术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此外,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还推出了“自然之珍 盆景之秀——凤米黄杨黄金康迎春作品展”,展出50盆珍贵的凤米黄杨盆景,让观众感受自然传奇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禅博学堂新春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也将在春节期间推出。活动包括佛山醒狮表演、粤曲粤剧表演、非遗文化手工体验等,让市民和游客在博物馆里感受佛山独特的文化魅力。
佛山非遗文化节不仅是佛山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持续的保护与创新,佛山非遗文化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展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