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安全部提醒:这些手机安全小贴士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安全部提醒:这些手机安全小贴士请收好

引用
安全内参
9
来源
1.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4081
2.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4846
3.
https://www.sohu.com/a/845845866_121798711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8A01LP900
5.
https://www.12371.cn/2024/05/10/ARTI1715298780319394.shtml
6.
https://blog.securemymind.com/guidelines-for-safe-use-of-smartphones.html
7.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guide/security/welcome/web
8.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guide/personal-safety/welcome/web
9.
https://www.ranktracker.com/zh/blog/is-my-smartphone-safe-10-tips-to-enhance-your-mobile-security/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随之而来的手机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家安全部提醒大家,要时刻注意手机使用安全,避免信息泄露和个人隐私被窃取。

01

手机安全的主要威胁

信息泄露风险

手机中存储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邮件、照片、位置信息等,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会被用来进行诈骗、敲诈等犯罪活动。对涉密人员来说,甚至可能泄露国家秘密。

网络攻击威胁

智能手机作为网络终端设备,如不加妥善防范,可能受到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网络攻击的威胁,不仅会窃取个人隐私,甚至还可能通过关联入侵其他信息设备,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间谍软件隐患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智能手机软件中的漏洞,悄无声息地植入窃密软件,监控手机用户的通话、短信、位置等信息,若这些信息中包含涉密敏感内容,将对国家安全产生风险隐患。

02

实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软件安全

  • 从官方渠道下载应用:尽量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避免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以防止个别软件暗含恶意代码导致手机信息被窃取。
  • 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及时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 安装可靠安全软件: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可靠的安全防护软件,能够帮助用户检测潜在的恶意应用、病毒或钓鱼链接,及时保护手机免受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

  • 谨慎使用公共Wi-Fi:在使用公共Wi-Fi时尽量避免进行涉及个人信息、财产交易等操作,严禁在公开网络环境中处理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事项,以防信息被窃取。
  • 关闭不必要的共享功能:及时关闭不必要的共享、云服务功能,养成在官方应用市场下载应用软件的良好习惯。
  • 注意手机的隐私保护:启用手机的隐私保护功能,如应用权限管理、位置服务控制等。对于一些不常用的应用,可以关闭其定位权限、相机权限等,减少隐私泄露的风险。

个人使用习惯

  • 设置复杂解锁密码:使用智能手机时,应尽量设置复杂的解锁密码,并定期更换,防止被轻易破解。
  • 定期清理无用数据:过多的无用应用和缓存文件不仅占用手机存储空间,还会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因此,用户应定期检查手机中不常用的应用,卸载不必要的应用,并清理系统缓存和临时文件。
  • 管理后台应用和自动启动:很多应用会在后台默默运行,占用手机的内存和电池。用户可以进入设置,关闭不必要的后台运行程序,并限制应用的自动启动功能,确保手机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03

真实案例警示

垃圾清理不当导致手机卡顿

小李买了一部新手机,使用了大约一年后,他发现手机越来越慢,不仅开机时间长,而且很多应用程序切换时非常卡顿。起初,他以为是手机坏了,便向手机维修店求助,结果维修人员告诉他,手机并没有硬件问题,慢的原因竟然是没有及时清理手机中的垃圾文件和缓存。小李从未清理过手机中的缓存,也没有定期卸载无用的应用,导致手机存储空间过度占用,影响了系统的流畅度。

过度安装APP导致隐私泄露

张女士最近下载了一款购物APP,下载过程中她没有注意到,安装包中不仅有主应用,还包含了一些不知名的关联APP。安装完毕后,她发现这些关联APP悄悄地在手机后台运行,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更糟糕的是,其中一些APP在不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偷偷收集了她的位置信息、短信记录、联系人等个人隐私。她甚至在不使用手机时,看到这些APP的通知频繁弹出。最终,她意识到,这些隐私泄露的风险源自于她无意中安装了不可靠的第三方APP。

系统漏洞导致资金被盗

李先生是一位手机重度用户,几乎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通过手机完成。一天,他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称他的银行账户存在风险,需要立即点击链接进行验证。李先生没有多想,点击了链接并输入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结果,他的账户很快就被盗取了资金。事后,他发现自己被一个钓鱼网站骗取了个人信息。经过进一步调查,原来是手机操作系统的一个漏洞被黑客利用,导致李先生的手机在未经过他确认的情况下,自动跳转到了一个假冒的银行官网。

04

提高安全意识,守护手机安全

手机安全无小事,不仅关系到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更事关国家安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核心涉密岗位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做好信息安全防护。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信息,警惕不明附件和链接,特别是那些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请求。及时检查并合理设置应用程序权限,如遇不合理的权限要求,应当及时停止安装。

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安全防护,才能真正发挥智能手机的最大优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