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灵蛇献瑞”展:50家文博单位联袂呈现生肖文化盛宴
西安博物院“灵蛇献瑞”展:50家文博单位联袂呈现生肖文化盛宴
2025年春节期间,西安博物院推出“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盛宴。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牵头,联合全国50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通过线下图片联展形式,深入解读生肖文化和年俗文化。
蛇年生肖文化的深厚底蕴
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地位。作为十二生肖之一,蛇位列第六,对应“巳时”(上午9-11点)。这一时间划分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巳时气温逐渐回升,正是蛇类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刻。
在神话传说中,蛇的形象更是神秘而多维。女娲和伏羲的人首蛇身形象,象征着生命的起源与创造。而在民间故事《白蛇传》中,蛇则化身为爱情与忠诚的化身。蛇的蜕皮特性,更使其成为再生与转变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更新与希望。
展览亮点:文物中的蛇
展览精选200余件(套)馆藏文物精品,涵盖青铜、玉器、陶瓷等多个品类,展现了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
彩绘生肖蛇陶俑(唐)
这件彩绘生肖蛇陶俑出土于陕西西安韩森寨唐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陶俑人身直立,穿交领宽袖衣,两手笼袖拱于胸前,生动展现了唐代生肖俑的艺术特色。
妇好鸮尊(商)
鸮尊双翅部位装饰有一条盘曲状的蛇,蛇首呈桃心形,身饰棱形雷纹。作为商代晚期青铜器的代表作,这件文物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工艺,也体现了蛇在商周青铜礼器中的装饰价值。
伏羲女娲像(唐)
伏羲女娲像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展现了创世神话中蛇的神圣地位。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蛇在古代艺术中的多样表现形式,也揭示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深层寓意。
春节特色活动:文化体验与互动
除了展览本身,西安博物院还推出了多项春节特色活动。从“蛇舞新春岁岁高升”到“DIY卡通蛇形零钱包”,从“贺岁迎祥竹编生肖”到“DIY蛇年竹编画”,丰富的社教活动让观众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博物院还设置了“金铃祈福”、“缤纷毛衣树”等互动装置,并展出了200余幅青少年绘画作品,全方位呈现生肖文化的趣味性与艺术性。
参观指南
春节期间,西安博物院开放时间延长至21:00(20:00停止检票),覆盖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观众可通过西安博物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或美团APP进行预约。每日18:00更新7天内门票预约,每个手机号每天最多预约5张门票,每个身份证每日仅能预约一次。
这个春节,不妨走进西安博物院,感受“灵蛇献瑞”带来的文化盛宴,在文物与活动中体验生肖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