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来袭!这些农事安排你知道吗?
小寒来袭!这些农事安排你知道吗?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随着小寒节气的到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正式开启。此时,不仅气温骤降,还可能伴随雨雪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挑战。因此,做好小寒期间的农事安排,对于确保农作物安全越冬、保障来年收成至关重要。
北方地区:小麦管理是关键
在北方地区,小寒时节正值冬小麦越冬期,防寒保暖是首要任务。根据农业专家的建议,以下几点管理措施尤为重要:
- 适时浇灌冻水:当气温降至3-5℃时,是浇灌冻水的最佳时机。如果气温降至0℃,则应停止灌水。对于墒情适宜的地块,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量。如果底肥不足或苗情较差,可以在浇冻水时每亩追施3公斤左右的氮肥,以促进根系生长。
冬初压麦:在小麦浇完冻水后的12月上旬至中旬,当地表经过冻融变得干酥时,需要进行冬初压麦。特别是对于坷垃多、裂缝多、秸秆多的麦田,务必进行压麦,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冬末压麦:在2月中下旬至3月初,需要再次进行压麦。这可以破碎坷垃、弥补裂缝,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麦苗出现萎蔫。除了麦苗偏小且播种沟较深的地块外,其他麦田都应进行压制。
压麦技术要点:
- 压制时间:应在最高气温超过3℃、中午前后、麦苗解冻变软、地表坷垃解冻变酥后进行。
- 压制方法:推荐使用平滑型小麦冬季用压制器。拖拉机行走速度以每小时6-8公里为宜,要防止漏压,根据土壤情况调整压制器重量。
南方地区:水稻管理正当时
南方地区的小寒时节,水稻田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以下几点措施值得农民朋友重点关注:
清理杂草和洞穴:无论是机械收割还是人工收割的稻田,都需要在冬季来临前清理杂草,并检查稻田四周是否存在老鼠洞、黄鳝洞等,及时处理这些洞穴,防止漏水。
深翻土壤:利用冬季低温霜冻天气,深翻稻田土壤。这样可以将害虫和虫卵暴露在地表,通过多次霜冻杀死害虫,减少来年的虫害发生。
种植牧草或油菜:冬季可以在稻田中种植牧草,既可作为牲畜饲料,又能改善土壤肥力。或者种植油菜等作物,既能作为油料作物,又具有观赏价值,还能改善土壤环境。
完善排灌设施:丘陵山区的稻田尤其需要注意排水和灌溉问题。冬季是修建水利设施的好时机,应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来年水稻生长期间的用水需求。
经济作物:防寒抗冻是重点
对于柑橘等经济作物,小寒期间的防寒抗冻措施尤为重要:
分批采果:对于结果期的树体,要做到先熟先摘,避免果实长时间留树消耗养分或遭遇冻害。
覆盖防寒:在果园树盘表面覆盖秸秆、稻草、杂草、树叶、绿肥或塑料薄膜,减少地面热辐射。
冻前灌水:在冻害来临前1-2天灌水,以灌透为宜。这可以保持土温,增加果园空气湿度,提高根系抗寒力。
施肥抗冻:在霜冻或强冷空气到来之前,增施腐熟有机肥,叶面喷施有机液肥或高钾叶面肥,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熏烟加温:采用熏烟的办法,可以减少辐射散热,减轻霜冻。每亩设置4-6堆熏烟材料,在低温来临前点燃。
蔬菜管理:保温与肥水并重
冬季蔬菜管理需要重点关注保温防寒和肥水管理:
保温防寒:低温或寒潮到来前,加强培土,防止根系被冻伤。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浇灌,增加土壤热容量。可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或秸秆等覆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
肥水管理:叶菜类蔬菜需要勤施薄施、小量多次;结球类叶菜在结球前重施肥;果荚类蔬菜每隔15-20天追一次三元复合肥。
小寒节气的农事活动不仅关系到作物的生长,更直接影响来年的收成。农民朋友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农作物安全越冬,为来年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