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峨眉山月歌》:李白笔下的秋夜离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峨眉山月歌》:李白笔下的秋夜离愁

引用
百度
13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0%81%E5%BC%A0%E8%88%8D%E4%BA%BA%E4%B9%8B%E6%B1%9F%E4%B8%9C/2793423
2.
https://www.sohu.com/a/761497008_120158407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0%81%E5%BC%B5%E8%88%8D%E4%BA%BA%E4%B9%8B%E6%B1%9F%E6%9D%B1/2793423
4.
https://www.sohu.com/a/771208509_121123733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7%99%BD/1043
6.
https://www.sohu.com/a/814986953_121124022
7.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1/08/content_30050530.html
8.
https://www.qidian.com/ask/qqbpekgvxgtmi
9.
https://m.cngwzj.com/shijupy/html/515.html
10.
https://m.qidian.com/ask/qamenhvlwlw
11.
https://poems.mahacinasthana.com/poets/li-bai/
12.
https://m.qidian.com/ask/qiqclqbosjd
13.
https://k.sina.cn/article_7064037301_p1a50ca7b500100oiuh.html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峨眉山月歌》是李白青年时期离开蜀地时所作,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成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01

意境之美:清朗静谧的秋夜画卷

诗的开头“峨眉山月半轮秋”,便勾勒出一幅清朗的秋夜图。峨眉山高耸入云,半轮明月悬挂在山巅,将清辉洒向大地。一个“半”字,既点明了月相,又暗示了离别之意,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将画面从静谧的山巅转向流动的江水。月光倒映在清澈的江面上,随着水波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不舍。这里的“平羌江”指的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的一段水路,是李白离开蜀地的必经之路。

02

语言特色:简洁凝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28字,却包含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些地名不仅点明了诗人的行踪,更勾勒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从峨眉山到渝州,从平羌江到三峡,空间的转换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意境。

03

情感表达:思乡与不舍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思君”既可理解为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解读为对友人的牵挂。诗人乘船离开蜀地,随着船只顺流而下,离故乡越来越远,心中的不舍与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04

历史影响:文学史上的明珠

《峨眉山月歌》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深受后人推崇。南宋陆游、明代胡直、清代张船山等文人都曾留下赞美平羌江月色的诗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成为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峨眉山月歌》之所以迷人,在于它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通过“峨眉山月”、“平羌江水”等意象,李白创造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朗的秋夜,感受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