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蒋介石与东陵盗宝案:一段尘封的民国政治博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蒋介石与东陵盗宝案:一段尘封的民国政治博弈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7A09B6J00
2.
https://www.sohu.com/a/811709769_121629052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5A09OG400
4.
https://www.sohu.com/a/814024808_121707854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8%B1%E6%96%B0%E8%A7%89%E7%BD%97%C2%B7%E6%BA%A5%E4%BB%AA/402281
6.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2574724022650900.html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762509806636962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95LQQ205564W6T.html
9.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GAF6ER05566E2R.html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2/11/81246728_1141791961.shtml
11.
http://www.qingfeng.gov.cn/show.asp?id=9137&security_verify_data=3938312c31373434

1928年7月,震惊全国的东陵盗宝案发生。军阀孙殿英率领部下,以“剿匪”为名,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盗走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全国,也引发了民国政坛各方势力的关注。

01

盗墓动机与经过

孙殿英,这个出身河南永城的农民之子,早年混迹于地痞流氓之间,后来投奔各路军阀,最终成为直鲁联军第14军军长。1928年,由于军饷被蒋介石克扣,孙殿英的部队陷入困境。为了筹集军饷,孙殿英决定铤而走险,盗掘清东陵。

他精心策划了这次行动,利用炸药炸开墓道,强行进入地宫。据《世载堂杂忆》记载,当匪兵打开慈禧的棺椁时,“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徒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徒们将碎椁木搬开后,现出了一具红漆滇金的内棺。匪官怕用刀斧劈砍损伤棺内宝物,严令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当时将棺盖揭开,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

02

蒋介石的默许与庇护

东陵盗宝案发生后,全国舆论哗然,各界纷纷谴责这一暴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蒋介石并没有对孙殿英采取严厉措施。相反,孙殿英通过贿赂蒋介石的亲信,最终获得了蒋介石的庇护。

蒋介石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军阀混战的现实需要:1928年,蒋介石虽然已经基本统一中国,但各地军阀势力仍然强大。为了巩固政权,蒋介石需要收编各方势力,孙殿英的部队就是其中之一。

  2. 政治斗争的考量:当时溥仪虽然已经退位,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符号。通过庇护盗墓者,蒋介石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溥仪的政治影响力。

  3. 孙殿英的投靠:孙殿英在盗墓后主动向蒋介石靠拢,表示愿意效忠。蒋介石看中了孙殿英的军事力量,选择将其收编。

03

各方势力的反应

溥仪对东陵盗宝案极为愤怒,但此时他已经失去了实际权力,只能通过舆论谴责。他甚至派代表接触孙殿英,试图拉拢其加入伪满洲国,但孙殿英并未接受。

社会各界对这一事件也表示了强烈愤慨。著名学者王国维为此事悲愤投湖自尽,成为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悲剧。

04

孙殿英的后续发展

东陵盗宝案后,孙殿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蒋介石的庇护下,他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在中原大战后正式加入了蒋介石的阵营。

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省,孙殿英在赤峰与日军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激战,虽然最终撤退,但其英勇抗日的行为赢得了国人的尊重。全面抗战爆发后,孙殿英在复杂的局势中左右周旋,一度与国民党、八路军都有合作,甚至在1945年投降了日本。抗战胜利后,他又投降国民党,最终在1947年被解放军俘虏,在狱中去世。

东陵盗宝案不仅是民国时期的一桩重大文物事件,更是当时复杂政治局势的缩影。蒋介石对孙殿英的庇护,反映了民国政坛中权力、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微妙平衡。这一事件也揭示了在国家动荡时期,个人与势力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做出的艰难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