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遇寒潮暴雪,交通部门全力保障出行安全
春运遇寒潮暴雪,交通部门全力保障出行安全
1月24日,一场罕见的寒潮暴雪天气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正值春运高峰期,这场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给数亿返乡旅客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严峻的天气形势,全国交通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春运期间的出行安全。
暴雪来袭:中东部地区遭遇极端天气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24日至27日,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寒潮天气。此次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的特点,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局地新增积雪深度达10厘米以上。同时,北方多地气温骤降,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20℃。
应急响应:多部门联动保障春运安全
面对极端天气,中国气象局于1月23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潮、暴雪)三级应急响应。各地交通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春运安全。
在新疆,受强冷空气影响,北疆多地出现持续降雪天气,乌鲁木齐市新增积雪厚度超过10厘米。当地交通部门连夜组织清雪作业,确保高速公路畅通。但由于风吹雪影响,S21阿乌高速全线实行双向交通管制,G7京新高速部分路段也采取限行措施。
宁夏南部地区从1月23日开始降雪,导致多条高速公路及国道实行临时交通管制。交通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除雪作业,保障道路通畅。
甘肃庆阳市出现雨雪降温天气,G22青兰高速庆阳南收费站采取临时交通管制。交警、消防、路政等部门联合行动,进行清雪作业,抛撒防滑料,确保道路安全。
河南多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交通部门通过撒盐融雪、人工铲雪等方式,开展除雪保畅作业。河南省气象台预计,本轮雨雪天气将持续至1月25日,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雪。
协同作战:科技助力提升应急效率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工程师李国瑞表示,针对此次寒潮天气,交通运输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动态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重大公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各地交通部门“以雪为令”,加强防范,采取提前撒布融雪剂、适时撒布防滑料等方式,前置除冰除雪和应急值守的装备和力量。
同时,各地交通部门还加强了出行服务保障,做好滞留车辆及司乘人员的热水、食品等物资准备,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公众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旅客体验:春运路上的温暖瞬间
尽管天气恶劣,但春运路上依然不乏温暖瞬间。在一趟返乡列车上,一位旅客因身高有限无法将行李箱放入行李架,坐在斜对面的大哥主动起身帮忙,轻松将箱子稳稳放好。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春运期间屡见不鲜,展现了中国人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
展望未来:春运安全仍需持续关注
据预测,此次寒潮天气将持续至1月27日,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云南北部至江南南部一带。各地交通部门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加强路面巡查和除雪作业,确保春运期间的道路安全畅通。
同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醒广大驾驶人,寒潮雨雪天气下出行要注意“四况”:一是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保持精力充沛;二是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行车安全;三是提前了解沿途和目的地的气象情况;四是掌握路况信息,避开拥堵路段。
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较2024年增长7%。在如此庞大的人流规模下,面对极端天气的考验,全国交通部门以科学应对和人文关怀,为旅客打造了一条安全、便捷、温馨的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