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助西田村产业升级
科技企业助西田村产业升级
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科技企业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西田村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产业升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西田村的产业现状与转型升级需求
西田村位于河溪镇,东南邻中田村,西接西胪镇乌石村,北濒榕江出海口。全村约2260户,总人口达10789人。该村以水稻种植为主,同时发展水产养殖业,尤其是虾蟹养殖,出产的“桑田膏蟹”闻名遐迩。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西田村面临着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科技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作用
科技企业通过提供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为西田村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西田村推广“富慧养”智慧养殖平台,通过AI数字赋能,实现了养殖全过程的服务贯通。该平台创新构建了具备生产管理、溯源管理、营销推广等功能模块的多端智慧养殖平台,解决了散养鸡行业规模化管理的痛点。通过智能设备,如体重传感器、广角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等,采集养殖作业现场各项关键指标数据,实现了养殖过程中的称重、计数、体温和环境监测等多场景应用。
此外,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牵头建设的“农品慧”平台也在西田村落地实施。该平台通过集成办税功能,助力农户“好开票”,还能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管理。通过大数据、语音智能识别、AI人脸识别等技术,能有效确保交易的真实性。“通过推出供需‘智能匹配’服务,系统通过税务、农业大数据分析‘画像’,向用户精准推送潜在买家卖家,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有效打破产销双方‘信息孤岛’,大幅提升线上交易成功率。”
数字技术在农业升级中的实际应用
数字技术在西田村的农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伏羲农场智能农机平台通过多种传感终端对土壤、环境和作业情况进行精准感知,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平台,支持高效的精准作业。该平台致力于打造集成耕地四级网格技术、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水稻种植决策体系和第三代智能农机装备执行技术,通过探索创新“丘陵山区智能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实验室”“丘陵地区农机测试场地”“伏羲农场示范田”等模式,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此外,智能赶/拦鱼装备也在西田村的水产养殖中得到应用。该设备由重庆亘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西南大学相关专家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不仅对鱼类安全无害,还能改善水域环境,增加水中含氧量,提高鱼胚胎的孵化率和存活率。通过在进水口、出水口及泄洪口安装这项新技术的拦鱼电栅,实现对鱼类的精确管理,保护水生态平衡,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科技企业助力西田村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来说,难以承担高昂的技术成本。此外,科技人才的短缺也是制约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普及的重要因素。
未来,西田村应继续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的数字技术,同时注重培养本地科技人才,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科技企业助力西田村产业升级的实践证明,数字技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