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信息技术助力勾股定理高效学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信息技术助力勾股定理高效学习

引用
太平洋电脑网
8
来源
1.
https://www.pconline.com.cn/focus/1834/18347688.html
2.
https://blog.csdn.net/m0_69704149/article/details/129964569
3.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52406
4.
https://blog.csdn.net/feiyu66666/article/details/135920082
5.
http://www.sxxxyyj.cn/202118/60.html
6.
https://www.animiz.cn/home.php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7441
8.
https://www.ky125.com/2024/04/09/14841/

勾股定理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直观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软件和多媒体工具为勾股定理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信息技术在勾股定理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与动态几何软件的应用

几何画板和GeoGebra等动态几何软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几何画板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展示“弦图”(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探索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直观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图1:几何画板展示的弦图

GeoGebra软件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展现出更大优势,特别是在圆锥曲线等复杂几何问题的教学中。例如,通过GeoGebra可以动态展示椭圆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椭圆的几何特征和相关定理。

图2:GeoGebra展示的椭圆性质

微课教学与动画演示

微课教学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制作精良的动画视频,可以将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实际应用直观呈现给学生。例如,万彩动画大师等工具可以制作出既专业又生动的科普动画,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

图3:勾股定理动画演示

教学案例分析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新课,例如设计一个工人师傅需要将一块边长2.2 m的正方形木板从长2.1 m,宽0.9 m的门框中抬进去的问题(如图4所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初步体会学习勾股定理的必要性。

图4:木板进门问题示意图

开展活动,自主探究

活动一:通过预习“勾股定理”,并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课上相互分享自己对于勾股定理的认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相关资料,分别分享赵爽弦图(图5(a))、《九章算术》中的蒹葭问题(图5(b))、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与朋友家地砖的故事(图5(c))以及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图5(d))等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数学历史及文化。

图5:数学历史文化

活动二:相传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时,受朋友家地砖图案的启发从而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大家来看看你也能从图6的地砖图案中发现什么数量关系吗?

图6:地砖图案

问题1:地砖上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数量关系?
问题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预设: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活动三: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发现的结论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成立呢?请大家观察图7网格纸中的直角三角形,看看它们的边长之间有何关系?并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在自己的网格纸上任意画每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并用同样的方法探究结论是否成立。

图7:网格纸上一般直角三角形

问题1: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有哪些方法?如何计算正方形C的面积?

预设:利用割补法计算正方形C的面积。方法一:将正方形C分割为斜边为正方形边长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再用各部分面积求和的方式计算正方形C的面积(图8(a))。方法二:在正方形C的周围补上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再用各部分面积求差的方式计算正方形C的面积(图8(b))。

图8:计算正方形C面积的方法

结论

信息技术在勾股定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几何画板、GeoGebra等软件的动态演示,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借助微课动画,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这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高效,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提升教学质量带来新的机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