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识别预警信号与应对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识别预警信号与应对策略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7026812_12112474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和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家长和教师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问题信号、原因分析以及应对方法。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

衡量青少年心理病理性发展的一个标准,就是负性情绪以及与这些负性情绪相关的想法和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主宰了孩子的心理世界。对痛苦情感的体验,特别是羞耻感和愤怒,已经习惯化、泛化,越来越多地塑造着孩子情绪和行为、人格和性格以及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孩子无法“消除”这些痛苦情绪,情绪生活通常是急迫、没有弹性的;与痛苦情绪相关的生理唤起一直保持或更容易被激活;不能耐受痛苦情感或不能重新振作,表现为持续地、迫切地抗议和需求,或持续地回避和退缩。

有些孩子没有建立起情绪复原力,无法从情绪伤害和痛苦中恢复,表现为攻击性、反抗行为或持续的回避和退缩,(无法消除糟糕的感觉,继而发展出适应不良的方法以应对这些感觉),痛苦的情绪主宰着他们的情绪图景。当父母来咨询时,孩子已经变得意志消沉、愤怒,情绪生活表现出紧迫和僵化的特点。孩子及其家庭越来越“难以自拔”,深陷破坏性的情绪反应模式中,恶性循环的互动模式维持或者加剧了孩子的负性情绪、态度和行为。

心理健康的特点是积极情绪和积极预期占主导地位,积极预期是与兴趣、兴奋、愉快、自豪和爱等情感有关的想法(或脚本、信仰)的扩展。在良性发展中,孩子的体验通常以充满兴趣的心境为情感基调,同时期待愉快和肯定的互动。孩子能表达一系列情绪,并且乐观,更期待生活中的事件,将其视作有趣的事情或机遇,而不是焦虑或威胁。

心理健康良性发展还有第二个特点,就是情绪的复原力。发展一种从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中快速恢复或者“重新振作”的能力。在这一基本的成熟过程中,孩子对自己和他人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感受的能力,我们将此称为情绪复原力。这正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变量。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了解情绪痛苦只是暂时的,通过自身的行为,或通过身边成年人的支持和帮助来改善处境,因此他们不需要一直焦虑、悲伤或者愤怒。以这种方式,青少年通常能够发展出一种复原能力,耐受负面情绪,并能够从不可避免的失望和挫折中快速恢复,重新振作。

心理健康包括你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感受以及思考方式。当青少年的行为、感受和思绪频繁地给他们的生活造成障碍时,他们就会有心理健康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和控制会影响终身。首先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会功能,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厌学拒学。其次,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好的话可能会影响终身,也就是说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受到了影响,所以早期干预非常关键。

很多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自残等行为时,大家都会问:他们的家长难道没有发现孩子的反常吗?这些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啊!其实,家长未必没有察觉到问题,但他们并不关注那些。在有些家长的眼里,成绩是唯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总而言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就像一次感冒,可以变得很严重,也可以很轻松就度过。只是,有些时候,青少年真的需要一些专业的帮助。毕竟,在成长关键期去面对难以自己解决的困难,很容易出现偏差或是钻牛角尖。

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救

  1. 突然不想上学。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如果孩子的表现和其他同学差别过大,那么家长就该警惕,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2. 无端情绪变化。孩子天性活泼,热爱户外活动,如果长期不爱出门,郁郁寡欢,放学回家闷闷不乐,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 沉迷网络和游戏。现如今,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网络。但如果孩子过于沉溺于虚拟世界,甚至放弃自己的前途学业、人际关系,那可能就不仅仅是管不住自己了,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4. 表达厌恶老师或者是抱怨被同学针对,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不经意地聊聊天。

  5. 拖延。孩子如果仅仅偶尔出现拖延的情况,可能只是因为犯懒。但如果一直拖延,事事拖延——管制引导都无效,家长该做的就不是如何“教育”,而是用科学的办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6. 不再社交。内向的孩子虽然不爱主动表达,但是会通过眼神、身体语言等发出自己对人感兴趣的信号。但如果一个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连好朋友也越来越疏离,家长就要十分警惕了。

  7. 身上出现伤痕。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可能是在学校被欺凌了。

  8. 行为异常。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9. 攻击性行为。砸东西是对着物品撒气,攻击他人是对着人泄愤,砸东西暴力行为就是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尤其对于已经懂事的青春期孩子来说,暴力行为不仅仅是性格所致,更是心理问题。

  10. 考试综合征。考试综合征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质差、面临考试情境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伴随各种不适的身心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还可形成恶性循环。

  11. 睡眠出现问题。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就爱躺在床上睡觉,不分白天黑夜地睡。而另外一些孩子却是不睡觉,或者睡眠质量不好,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

  12. 饮食出现问题。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表现的“厌食”视为“挑食”,把“贪吃”视为“爱吃”,其实,无法抑制地不爱吃饭和一吃就控制不住地停不下来,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映射。

但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五个以上的信号,家长就要高度重视了——孩子不仅仅是跟家长出现了代沟,也不仅仅是自立情结的乖戾行为,很可能他在经受人生中从未有过的心理障碍。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PART.1 神经生物因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