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申田与车家湾:一段被石刻铭记的传奇
车申田与车家湾:一段被石刻铭记的传奇
车申田,这位清代山东海阳籍的官员,在四川定远县(今属四川省南充市)任职期间,留下了一段为民造福的佳话。他开凿车家湾驿道、修建石栏的善政,不仅解决了当地民众的出行难题,更在当地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车申田其人
车申田,生卒年不详,山东海阳人。据《海阳县志》记载,他于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四川定远县知县。定远县地处川东北,是连接川渝的重要通道,境内山峦起伏,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车申田到任后,面对当地恶劣的交通状况,决心改善道路设施,以便利民众出行。
车家湾的传奇
车家湾位于定远县境内的一处险要地段,地势陡峭,山路崎岖,是过往行人最为头疼的地方。车申田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在此处开凿一条驿道,并修建石栏以保障行人安全。
据《定远县志》记载,车申田亲自督工,带领民众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凿石,经过数月的艰苦施工,终于开辟出一条宽约两米的驿道。为了防止行人失足坠崖,他又命人在临崖一侧修建了坚固的石栏。这一工程的完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过往行人无不拍手称赞。
文化的传承
为了纪念车申田的功绩,当地百姓在车家湾立碑撰文,详细记载了他开凿驿道的经过。碑文内容虽已模糊,但其基本轮廓仍清晰可见,成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除了石碑,车家湾还保存有众多清代石刻,这些石刻内容丰富,既有诗词歌赋,也有历史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镜心亭”遗址,亭内石壁上刻有“镜心”二字,据考证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虽然亭子已毁,但石刻文字依然清晰,成为研究清代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历史的启示
车申田在定远县的善政,体现了清代一位基层官员的为民情怀。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车家湾的驿道和石栏,不仅是交通设施的改善,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后人: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
今天,当我们站在车家湾的驿道上,抚摸着那些历经沧桑的石刻,仿佛还能感受到车申田当年的为民之心。他的故事,如同这些建筑一样,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