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滨州五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引领滨州五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2024年,滨州市首次跻身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列全省第1位。这一突破性成就,标志着这座黄河三角洲上的城市正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五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黄河三角洲腹地的重要工业城市,滨州拥有高端铝、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这些传统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高端铝产业为例,作为滨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魏桥创业集团牵头组建的滨州铝产业先进制造实验室已成为山东省第11家省实验室。该实验室聚焦铝材料基因工程、铝基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致力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铝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滨州市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生态。2024年,滨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72%,连续三年位居山东省第1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滨州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滨州市获批建设全省首家由民营企业承建的省实验室——滨州铝产业先进制造实验室。同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26个,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滨州市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80家,总数达到1963家,增幅列全省第4位。滨州市诚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滨州市通联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滨州市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魏桥国科科技园全面投用,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的重要载体。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创带动效应超过80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滨州市成功引进中国商飞、成都纵横、蜂巢智能等头部企业,多种机型在滨州量产。在生物医药领域,“人造编织血管”项目获得省级股权投资3000万元,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强劲实力。
未来展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滨州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下一步,滨州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二是持续优化科创服务,强化政策协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汇聚更多科创智慧和力量;三是持续推动校企合作,实现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滨州市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