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88431

腊月二十七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内涵。从宰年鸡到赶大集,从置办年货到沐浴更衣,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年)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年货的由来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做件大事。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一进腊月,各闹市皆拥挤不堪,都是买年货的人,但各种东西也都涨了不少,商人趁机作一笔好生意,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谚。

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宰年鸡

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这其实还是因为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其实,腊月二十七杀鸡也是有讲究的。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点。因为鸡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另外,因为老理讲究初一不能动刀,所以,这些东西当然也要提前准备好了。

洗疚疾

传统民俗中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来的疾病,因此,无论贫富,人人都为了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而沐浴更衣,这样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赶大(年)集

腊月二十七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一样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传统年货有哪些

旧时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也就是年货。从吃喝穿戴,到春联贴画,年货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复杂的年货,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年货中日用品不少,来自南方的有纸张、竹器、瓷器等等;玩耍的东西就更多了,儿童的、大人的玩艺,都不分南北满汉。

《春明采风志》云:"琉璃、铁丝、油彩、转沙、碰丝、走马,风筝、鞬毛、口琴、纸牌、拈圆棋、升官图、江米人、太平鼓、响葫芦、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买办一切,谓之忙年。"文中所举虽说已经不少,但还遗漏了很重要的一些玩耍的东西。如一般人家都要买些爆竹:百响、麻雷子、二踢脚(即双响)、起花、太平花等等,这又是介乎玩耍和迷信之间的东西;至于骰子、纸牌等,则是成人的玩具;点缀岁时的清供如水仙头、佛手,则都是来自南方了。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