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吐血是不是活不长了?一文读懂吐血原因与应对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吐血是不是活不长了?一文读懂吐血原因与应对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sjingbian/article/AF5588MxalM.html

吐血是一种令人恐慌的症状,但其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因病因不同而异。从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到较为凶险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种疾病都可能导致吐血。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吐血的各种可能原因及其预后,并提供专业的应急处理建议。

消化性溃疡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引起吐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就会导致出血。比如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会不断刺激溃疡面,若溃疡底部的血管被破坏,血液就会涌出,从而出现吐血症状。十二指肠溃疡也同理,由于该部位的肠黏膜较薄,血管容易暴露,在溃疡加重时容易发生出血。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吐血,若能及时治疗,如使用抑酸药物、止血药物,并进行内镜下止血等,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可以完全康复。但如果溃疡反复发作,或者患者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再次出血,影响预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常见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高压,使血液在流经肝脏时受阻,从而使食管胃底静脉回流不畅,血管曲张。这些曲张的静脉壁非常薄,一旦受到食物摩擦、胃酸刺激等因素影响,就极易破裂出血,出血量往往较大,病情较为凶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较为危急,死亡率相对较高。但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套扎或硬化治疗、介入治疗等,患者的生存率可以得到提高。不过,这类患者需要长期进行保肝治疗,预防再次出血。

急性胃黏膜病变

当人体遭受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休克等应激状态时,胃黏膜会发生急性损伤。例如,严重烧伤后,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屏障功能受损。此时,胃酸和胃蛋白酶会直接侵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进而导致吐血。

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吐血,在去除应激因素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如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等,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应激状态持续存在,或者患者本身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预后可能会受到影响。

口腔、咽喉部疾病

如牙龈炎、口腔溃疡、咽喉部炎症等,有时会引起局部出血。在咳嗽或吞咽时,血液可能会被误吞入胃中,然后再呕出,被误认为是吐血。但这种情况下的出血量通常较少,且伴有口腔或咽喉部的疼痛、不适等症状。

口腔、咽喉部疾病引起的吐血,一般预后良好。经过针对口腔或咽喉部疾病的治疗,出血症状会很快消失。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癌

胃癌组织生长迅速,容易侵犯周围的血管。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血管被破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当肿瘤侵犯到小血管时,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吐血;如果侵犯到大血管,如胃动脉等,就会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胃癌引起的吐血,预后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早期胃癌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吐血可能只是病情恶化的一个表现。

吐血后的应急处理

吐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旦出现吐血情况,务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接受专业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吐血了日常怎么办

如果发生吐血,首先要保持冷静。让患者侧卧,这样可以避免血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吐血情况不严重,在患者口腔内有血液残留时,要让患者轻轻吐出,不要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再次引起呕吐。

同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用冰袋等冷敷患者的上腹部,以减少胃部的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如果患者有头晕、心慌等症状,要让患者尽量平卧,抬高下肢,保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如果患者身边有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可按照说明书适量给患者服用,也有助于暂时控制出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