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梨树模式:吉林黑土生态保护新标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梨树模式:吉林黑土生态保护新标杆

引用
新华网
6
来源
1.
http://xinhuanet.com/science/20240812/6566cb0a827e429eb8be875ca765d206/c.html
2.
http://jl.people.com.cn/n2/2024/0910/c349771-40971732.html
3.
https://newspaper.jcrb.com/2025/20250113/20250113_008/20250113_008_2.htm
4.
https://www.nea.gov.cn/2024-01/26/c_1310762218.htm
5.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E4NjQxNQ==.html
6.
http://journal.crnews.net/ncgztxcs/2024/dshsiq/jj/965050_20240807091324.html

“梨树模式”是吉林省在黑土地保护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由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及其团队研发。这一模式通过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黑土地退化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01

“梨树模式”的诞生

王贵满,这位土生土长的梨树人,自1983年从农学院毕业后,便扎根家乡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他亲眼见证了黑土地的肥沃与退化:粮食产量连年攀升令人欣喜,而过度开垦、化肥滥用导致的土壤板结则令人担忧。“春天一场大风就能把田地‘剥一层皮’,如果一年刮走几毫米,那100年后就是几十厘米。黑土地如果没了,还用什么‘打粮食’啊?”这种紧迫感促使王贵满投身黑土地保护事业。

02

核心技术与创新

为解决黑土地退化问题,王贵满带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经过不断摸索和试验,终于研发出“梨树模式”——一种以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 秸秆覆盖:将玉米秸秆覆盖在地表,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能防止风蚀和水蚀。
  • 免耕播种:采用免耕播种机直接在秸秆覆盖的地表播种,减少对土壤的扰动。
  • 宽窄行种植:通过宽窄行种植方式,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光能利用率。

这一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还实现了土壤保护与增产的双赢。据农业专家连续多年监测,采用“梨树模式”的试验田近10年的土壤含水量从20%增加至40%,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有效遏制了黑土地退化趋势。

03

推广与成效

“梨树模式”的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许多农民对这种颠覆传统耕作方式的技术持怀疑态度。种粮大户杨青奎就曾表示:“当时,王贵满让我把秸秆留在地里,我心想这不是开玩笑吗?我种了几十年地,还从没见过这样干的。”

为了打消农民疑虑,王贵满甚至用自己的工资作担保,承诺采用该模式能增产2000斤/垧。事实证明,这种创新技术确实带来了显著效益:试验地块不仅减少了土壤流失,还实现了增产增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并主动应用“梨树模式”。

目前,“梨树模式”已在东北地区推广近9000万亩,成为黑土地保护的标杆。这一成果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等政策文件将其作为重点推广技术。

04

未来展望

“梨树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黑土地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出台和黑土地保护法的实施,黑土地保护工作正步入法治化轨道。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

王贵满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们不仅保护了珍贵的黑土地资源,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王贵满所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就得好好保护黑土地。”这一理念正随着“梨树模式”的推广,深深扎根在广袤的黑土地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