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村的翰林老宅:一位88岁老人的守望
南屏村的翰林老宅:一位88岁老人的守望
在安徽黄山市歙县的南屏村,有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老宅——翰林老宅。这里住着一位88岁的老人,他每天都会向来访的游客讲述老宅的故事,以及他祖上与乾隆皇帝的一段趣缘。
一门两翰林的传奇
南屏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翰林老宅就坐落在这个古村落中,如果不是多次造访,或许很难注意到这栋看似普通的房子。但当你走进去,就会发现这里满屋都是宝贝:青花瓷、大叶紫檀太师椅……每一件老物件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沧桑。
老人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他告诉我们,这栋老宅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叫"翰林老宅",是因为他的祖上曾经出过两位翰林。其中一位是通过科举正式获得的,而另一位,则是和乾隆皇帝一起玩耍而获得的。这位被乾隆钦赐的翰林,就是老人的祖上叶逢年。
与乾隆的不解之缘
据老人讲述,叶逢年与乾隆皇帝的相遇颇具传奇色彩。当年乾隆下江南时遇到了叶逢年,两人相谈甚欢。乾隆得知叶逢年年年考试却不中举,但依然矢志不移,深受感动,便钦赐其为翰林。据说,当时叶逢年已经80多岁高龄。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难以考证,但老人说起这段往事时的神情,让人感受到他对先祖的敬仰之情。老宅里保存的文物,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
守护与传承
如今的翰林老宅,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人和他的老伴依然住在这里,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每天,他们都会向来访的游客讲述老宅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老宅的门票只需5元,但老人说,他更看重的是与游客的交流。"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感受历史的魅力。"老人的话语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一个时代的缩影
翰林老宅不仅是老人的家,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徽州文化的厚重。老人和老宅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感受到了一位普通老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守护。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像老人这样坚守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但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历史才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南屏村,不妨花5元钱,听这位88岁的老人讲述一段关于翰林、关于乾隆、关于这个家族的传奇故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你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