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是心脏病?最新研究揭示心血管疾病早期预警信号
胸闷气短是心脏病?最新研究揭示心血管疾病早期预警信号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高达3.3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的48.98%-47.35%,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而胸闷气短,这个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警信号。
一个病例引发的警示
8月3日,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短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在接诊时发现,这位患者不仅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还具有一个特殊体征:身材高挑,四肢、手指、脚趾都很细长。经过进一步检查,患者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马凡综合征。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和眼视光系统。据统计,心血管病变是马凡综合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总病例死亡比例的90%。未经治疗的患者平均寿命仅有32岁,且多数死于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
幸运的是,由于医生的细心观察和及时诊断,这位患者得到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症状明显好转,并将接受进一步的外科手术治疗。
科学研究:早期预警的新突破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美国心脏协会(AHA)一直走在前沿。在2023年AHA科学年会上,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研究发现,通过检测外周血中DYRK4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以提前预警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显示,DYRK4基因的低甲基化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具体来说,DYRK4基因中的两个CpG位点(CpG_2和CpG_3)的甲基化水平降低,会显著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应对胸闷气短?
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其次,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运动(如散步、慢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山药粥、红枣等补气食物;保证充足休息,避免熬夜。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或倾诉,缓解情绪压力。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和血管方面的检查。
遵医嘱用药:如果已被诊断为心血管疾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停药。
心血管疾病虽然可怕,但通过早期识别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