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国际陆港:木薯粉产业助力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
怀化国际陆港:木薯粉产业助力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
“呜——”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新能源汽车、电缆、摩托车配件等货物的中老班列从怀化西站缓缓驶出,3天后将抵达老挝万象。这是怀化国际陆港的日常一幕,也是湖南对接东盟的生动写照。
怀化国际陆港:湖南对接东盟的“桥头堡”
作为湖南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怀化肩负着重要使命。怀化国际陆港是湖南融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自运营以来,已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数据显示,2023年怀化国际陆港开行东盟国际班列、铁海联运班列55列,货运量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0.8%、55.4%。全年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21.6%,增速连续19个月排名全省第一。
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雷明雄介绍,今年1月,怀化国际陆港开行东盟国际班列、铁海联运班列55列,货运量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0.8%、55.4%。
木薯粉产业:从“小特产”到“大产业”
在众多进出口商品中,木薯粉已成为怀化国际陆港的“明星产品”。2024年,怀化国际陆港进口木薯淀粉突破5万吨,同比增长3倍,货值约1.5亿元。这一亮眼成绩背后,是怀化打造木薯淀粉集散中心的不懈努力。
创新驱动:政策与物流双轮驱动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物流体系。长沙海关实行“一站式查验+铁路前置+区港联动”的监管新模式,将中欧班列集拼出口货物海关查验环节前置至湖南中南集拼中心,一站式完成海关查验、铁路安检、放行等手续后至长沙国际铁路港直接装车发运,并叠加提前申报、铁路快速通关等改革举措,全流程可节约企业通关时间2-4天。
针对铁路班列存在的大型机械装备等非标产品装箱运输难、成本高等问题,长沙海关联合商务、铁路等部门开展“适箱化改造”,开行定制化专列。湖南星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出口高空作业平台,非标产品适箱化改造能帮助企业节省物流成本40%,缩短在途时间60%。
展望未来: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
“以前怀化企业做进出口,货物中转环节多、手续繁杂、成本高,现在便捷高效。”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雷华英说,依托国际陆港,在怀化海关的帮扶下,公司外贸业务发展迅猛,2023年8月至今,已出口冰糖橙等农副产品3.5亿元。
开放怀化,加速崛起。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介绍,怀化将紧紧抓住国际陆港这个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力争到2026年,怀化国际陆港年货运吞吐量达1000万吨,班列开行超1000列,临港产业跃上千亿台阶。
从“交通末梢”到“开放前沿”,怀化正以国际陆港为依托,加快构建“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开放格局,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