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后,我们如何关心快递小哥?
双十一后,我们如何关心快递小哥?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结束,快递员们迎来了最繁忙的时期。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面临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然而,他们的职业健康却常常被忽视。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快递员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例如提供心理健康疏导服务、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城市的摆渡人吧!
快递员的“双十一”:超长待机与超高强度
“双十一”过后,快递员们进入了全年最忙碌的时段。据时代周报报道,不少快递网点的员工需要从凌晨4点工作到晚上21点或22点,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7-18个小时。在湖州某京东网点,快递员的日均派件量从平时的几十件猛增至150-190件,工作量翻了好几倍。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已经持续多年。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从2010年的23.4亿件增长至2023年的1320亿件,人均业务量从11.8件上升到了91.6件,增长了7.8倍。然而,即便快递员数量从2010年的54万增长至2022年的450万,行业对人力的需求依然供不应求。
身心俱疲:快递员的健康隐患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给快递员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隐患。心理咨询师指出,快递员面临的职业紧张可能导致情绪问题、身体不适,甚至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感染与控制科科长朱彦的提醒下,我们了解到,快递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可能沾染各种病菌,快递员在分拣和配送过程中更容易接触到这些污染物。
温暖行动:各地的关怀措施
面对快递员的健康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在吉林白城,邮政管理局联合市总工会开展为期一周的女快递员“两癌”免费筛查活动,累计为67名女快递员进行了免费筛查。中山市快递行业工联会则组织全市26家快递企业的200余名一线女职工参加“两癌”筛查免费体检关爱活动。
常熟市更是推出了“虞城暖新”新市民劳动者关爱服务品牌,围绕安居、乐业、关怀、健康、融入等五方面,推出16项关心关爱具体举措。这些措施包括构建友好场景、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心理疏导服务等,旨在全方位提升快递员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八部门联合发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25年1月,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指导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措施提出优化配送环境,加强对快递员的关心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指导企业就劳动权益、制度规则和算法等重要事项开展协商协调,维护快递员的合法权益。
从我做起:如何关心身边的快递员
在政策关怀之外,我们每个人也可以为快递员做些什么。一位小红书用户分享了她与一位60岁快递员的温情故事。这位快递员在疫情期间只戴自制布口罩,用户担心他的健康,送了他一大袋N95口罩。从此,这位快递员不仅给用户最优惠的价格,还总是尽量少算重量。他有很高的职业素养,注重隐私,从不偷听用户谈话,即使等待也始终保持距离。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快递员不仅是服务者,更是有温度的个体。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达对快递员的关心:
- 给予理解和尊重,避免无理投诉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选择送货上门服务
- 为快递员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 在节日或特殊时期,送上一份温暖的问候
双十一后的快递配送高峰是对城市物流系统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快递员群体的一次挑战。让我们在享受购物便利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快递员们。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温暖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