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常路煎饼:致富路上的“香饽饽”
蒙阴常路煎饼:致富路上的“香饽饽”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常路镇的煎饼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还实现了年产值达1亿元。常路煎饼产业园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多种口味的煎饼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园区注册商标并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打响品牌知名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常路煎饼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香饽饽”。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蒙阴县把煎饼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抓培植、强品牌,全县煎饼产业产销户达到1180余家,从业人员1900余人,年产煎饼2100余吨,年产值达2300余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常路镇的贡献。常路镇煎饼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在产品创新方面,常路镇的煎饼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多种口味和形态的煎饼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常路大嫂煎饼加工厂总经理徐海霞开发的“煎饼花”。她将黄桃、胡萝卜、火龙果等食材榨汁和面,开发出颜色各异的煎饼。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在品牌建设方面,常路镇的煎饼企业积极注册商标,打造品牌。目前,该镇已形成“沂蒙六姐妹”“孟良崮”等多个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在省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亮相国际展会。
乡村振兴的“煎饼模式”
常路镇人大积极探索创新人大代表在本职岗位与代表工作岗位上模范履职、建功立业,持续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贡献人大力量。镇人大紧紧围绕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尽己所能帮扶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组织代表走访慰问、征集民意,关怀弱势群体,看望慰问困难群众60余户,收集民意115条,解决实事73件,在解决群众困难中和群众拉近感情,在为民办事中展现代表担当。
同时,常路镇人大紧抓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机遇,立足优势产业招引,聚焦先进工业,拓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和民生等领域,扎实开展项目信息搜集、高端人才跟踪等工作,让更多客商和人才了解常路、走进常路、选择常路。
蒙阴常路煎饼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地方特色产业壮大的故事,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赞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看到了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更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蒙阴常路煎饼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