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将至,“恐归族”的真实心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将至,“恐归族”的真实心声

引用
网易
13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V2U5K30552YVO9.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8897488_121798711
3.
https://m.douban.com/note/861996089/
4.
https://m.yicai.com/news/102455337.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4/doc-inehaatx5122767.s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D%E7%A9%86%E6%96%AF%E6%9E%97%E7%9A%84%E8%BF%AB%E5%AE%B3
7.
https://www.workercn.cn/c/2025-01-02/8427258.shtml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9330cce4b00418bfee871f.html
9.
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zt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83303767&knowledgeId=83303783&_from_=&rtag=
10.
http://112.74.183.67/zx160507271
11.
https://zh.amnesty.org/content-type/research/annual-report-2023-asia-pacific/
12.
https://m.investgo.cn/article/gb/fxyj/202402/709259.html
13.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5418.html

2025年春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预计将达90亿人次,铁路客运量有望突破5.1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这庞大的返乡潮中,却有一群人选择逆向而行——他们就是被称为“恐归族”的群体。

01

什么是“恐归族”?

“恐归族”并非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名词,而是近年来在社会中逐渐凸显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那些在春节等传统节日临近时,因各种原因而对回家过年产生恐惧或抵触情绪的人群。他们中有的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有的是面临人生转折的人士,还有的是因特殊原因无法或不愿回家的人。

02

“恐归族”的困境

经济压力:囊中羞涩难回家

“工资多少”、“什么时候结婚”,是不少人春节回家都躲不开的话题。每次回到老家,都能看到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围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聊着谁家今年买房了,谁家今年换车了,又有谁家儿子开厂当老板了……而那些叔叔伯伯们,在酒桌上各种吹嘘自己儿女在外的辉煌,其兴奋程度也不遑多让。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这一点,在乡村中尤其明显。春节回家,免不了走亲访友串门子,走在路上遇到熟人也要递支烟聊几句。异乡打拼的年轻人,在外打拼不止全为自己,还背负着家中父母的殷切希望,代表着他们在村中的颜面与地位。

但在如今这个各行各业都不停内卷,薪酬一降再降,人员一裁又裁的情况下。曾经一到年终便喜笑颜开,各种攀比年终奖金的话题,今年却变成了叹息是否失业,忧心工资是否能够准时。许多老朋友见面,聊得最多的话题,不知从什么时候,便慢慢变成了“你们工资还在正常发吗?”、“你们现在还有多少人呢?”、“年后你们还能照常开工不?”……

行业的不景气,直接体现在收入的锐减,甚至不少人在这种环境中长期待业,全然没有任何收入。但是,春节过年,回家的开支不能少,聊天的主体也不会变。每次回家,飞机、火车、自驾车,不论哪种方式,路上的花费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到了家中,老人小孩的红包、亲朋好友的节礼、各种红白喜事的份子钱,更是占了支出的大头;返程时,还不能忘了给这边的同事朋友带一些家乡的特产……这一花,少则一两月,多则三四月的工资,随随便便就全没了。当行业景气收入稳定的时候,也就花个乐呵,但若囊中羞涩便只剩下肉疼了!

最痛苦的是,回到家中,免不了各种亲戚邻居,对收入多少、职位高低的互相打探攀比。以前光鲜亮丽的cindy、andy、××总,如今可能只是一个个待业颇久、毫无收入的中年大姐、大叔,每天再离家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异地,为柴米油盐操持着。面对询问,早已不能似往年侃侃而谈,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笑。

“没钱,没工作,没脸回家过年”不知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亲情重压:甜蜜的负担

除了经济压力,亲情的重压也是“恐归族”不愿回家的重要原因。在传统观念浓厚的中国农村,结婚生子是人生大事,而春节期间正是亲戚们集中“关心”这些话题的时刻。对于未婚青年来说,回家过年往往意味着要面对无休止的催婚和质疑。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从小就是乖乖女更不会怼人了,小时候还期待着能拿压岁钱,长大了就算长辈给压岁钱都不好意思收。要是以后能互相帮衬的话,过年走动走动倒是小事,甚至是一种有由头的低成本联络方式。但现在的大多数亲戚是给不了指点,指指点点还不少。去年还有女性长辈说我穿得幼稚像个初中生,真是服了。”

这种“关心”往往让年轻人感到窒息,甚至有用户表示:“我在这个南方城市,很温和,很安静,没人打扰我。我老家是北方的,如果我过年回去,睁眼闭眼就是那群亲戚,坐在我家炕上唠嗑,网上段子真的不夸张,嘴巴不闲着,而且我这种情况,就是到处传我话,然后pua我要抓紧搞对象,感觉生孩子。”

角色冲突:自由与传统的拉锯战

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节奏的年轻人来说,回家过年往往意味着要重新适应传统的家庭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感,也是“恐归族”不愿回家的原因之一。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写道:“我是独生女他们猜到了我回家的意愿不强烈,问我现在住在哪里。他们不让我在外面,担心我自己在外面的安全问题,让我回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工作都行,就是担心我的安全。后来我们吵来吵去,争执的初步结果是他们要知道我住在哪里,工作地点,每天给他们发信息算是报平安,然后我就把我住的小区地址发给他们。我赌他们不会来找我。他们赌我不会跑。结果他们开车过来,到我小区楼下(我们同省不同市),把我喊下来,我们大吵一架,问我过年回不回家,现在放寒假了不回家是在干什么。”

这种对个人空间和自由的渴望,与传统家庭观念之间的冲突,让不少年轻人对回家过年望而却步。

03

“恐归族”的真实心声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分享自己不愿回家过年的经历和感受。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们得以窥见“恐归族”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一位网友写道:“本来今天早上高高兴兴的抢票,想着放假第一天赶回去,结果刚刚接到我妈的电话,问我能不能拿出两万块钱,我是24年四月份才找到工作的,一个月四千的工资,我说拿不出那么多,我说我最多只能拿出一万出来,她就开始数落我,工作两年了,23年12月被裁员,什么赔偿都没有到24年四月份才找到工作,我一个月都没有多少钱剩,23年攒的钱在失业那段时间都花的差不多了,她就一直说落我,也没有问我今年回不回家,我说只能给到一万,她就说只能给一万是吗,我就说对的,她就直接嗯那就这样,挂电话,我愣在那好久,然后就把票退了,这个年回不回去已经不重要了。”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过年不想走亲戚有什么借口呀?不太想和亲戚朋友来往了,一年甚至几年才见面,一张口就问成绩问计划问对象,真的烦死了!从小就是乖乖女更不会怼人了,小时候还期待着能拿压岁钱,长大了就算长辈给压岁钱都不好意思收要是以后能互相帮衬的话,过年走动走动倒是小事,甚至是一种有由头的低成本联络方式。但现在的大多数亲戚是给不了指点,指指点点还不少。去年还有女性长辈说我穿得幼稚像个初中生,真是服了。”

还有一位网友说:“往年此时,心早已向着家的方向飞奔。可今年,我决定留年。其实下决定那刻,心里满是纠结。想到不能和家人围坐吃团圆饭,不能听着熟悉的乡音,鼻尖就忍不住发酸。但留下,是为了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给家人更稳的依靠。或许有人会不解,可生活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我打算在出租屋里贴上春联,给自己做顿丰盛的年夜饭,再和家人视频,让他们知道我在这边一切都好。”

这些真实的故事,展现了“恐归族”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他们并非不爱家,而是面对现实的种种压力,选择了暂时的逃避。

04

理解与尊重:让“恐归”不再成为负担

“恐归族”的存在,反映了当代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的多重压力。它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问题,更折射出社会结构、经济环境和文化观念的深层次矛盾。面对“恐归族”现象,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对于家庭而言,重要的是沟通与理解。父母应该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在外打拼的不易,减少不必要的压力。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也需要学会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社会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同时,也应该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让传统节日回归其本质——团圆与温馨,而非攀比与压力的代名词。

春节“恐归族”的恐惧,并非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一种有家不敢回的无奈。异地漂泊,每逢佳节倍思亲。谁又不想在这个阖家团聚的日子与家人团圆?谁又真的不想风风光光地回家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各种目标,不断地奔波于各种事务之中。然而,过年了,也该停下来,思考过自己的内心深处,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感受一下自己的真实情感。请让我们在这个阖家团聚的时刻,放下所有的繁忙和喧嚣,陪着家人,好好过一个春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