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精神病污名化?媒体与创作人的责任与行动指南
如何消除精神病污名化?媒体与创作人的责任与行动指南
减少精神病污名化不仅仅是为了鼓励求助,更是为了维护尊严和人性、赋权、争取平等、对抗压迫与结构性创伤和审视不同群体间的权力关系。如果有一天污名和精神病歧视能够在我们身处的社会消失,你认为世界会变成怎样?
媒体参与
媒体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对精神病的态度。传媒、创作者与观众都可多加留意,避免加深刻板印象。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加深污名,亦可以通过传递有关精神健康的资讯来去除精神病污名。
作为撰文者:
1. 审视对读者造成的影响,尊重报道对象/受访者
刻板的描述可以令有精神病的人进一步被污名化,同时也是一种伤害,另外也会令大众视精神健康话题为禁忌。
传媒有时都想报道"juicy"的故事,而使用误导及哗众取宠的标题,令当事人感到难受。传媒需以尊重的态度,不要在过程造成二度创伤,尊重受访者的意愿,报道受访者愿意公开的经历。
2. 觉察标题的影响力
"冲击!原来某纵火犯有精神病!""某明星行为异常,刚刚从青山出来?"等这些微歧视的字眼,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于有精神病的人的态度及看法,也会错误地把精神病跟暴力挂钩。事实上,只有百分之三至五的有精神病的人会有暴力倾向。
3. 多接触有经历的人
多聆听不同人的经历,多深入研究,可以让大众认识有精神病的人不同的面向,可以更如实、贴地地呈现有精神病的人的面貌。
4. 提供心理教育及相關服務资讯于文末
在涉及精神健康的內容,可在文末补充有关的知识教育读者,以及相关的服务热线提供给读者参考。
作为大众的我们:
1. 认识自己对媒体的影响力
没有读者支持的话,精神病污名化的文章不会愈出愈多。我们可以认清自己的力量,选择有操守的传媒,鼓励传媒作不加深污名的报道。
2. 以行动反映你的取态
在网络,我们可以很直接地comment, like, share,通过这些途径,我们也可以直接反映自己对报道手法的意见。
创作和社会责任
影视作品中有精神病经历的人的描绘对社会污名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製作人须留心,避免加深负面的刻板印象,
作为影视制作人:
1. 需留心,避免加深负面的刻板印象
一些描绘,如将有精神病的人物描绘为"暴力"、"不可预测"或"无法在社会中适应"的形象等,会加深精神病污名化,令人更难寻求所需的支持,令有精神病经历的人在社会处于更弱势的位置,以及其他负面影晌。
2. 积极担当去除污名化的角色
例如立体地展示有精神病的人的不同面向、描绘与刻板印象不相符的故事,正面示范与有精神病的人互动的不同可能性。"创作"并不是加深负面刻板印象的藉口,制作人亦有社会责任去确保对有精神病经历的人是尊重的,而不會进一步边缘化或污名化有精神病的人。
作为观众的我们:
支持减低污名化的影视作品,以及反对加深负面刻划印象的影视作品。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大众对有精神病经历的人有更深刻和人性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Chan, G., & Yanos, P. T. (2018). Media depictions and the priming of mental illness stigma. Stigma and Health, 3(3), 253–264.https://doi.org/10.1037/sah0000095
http://pdfs.semanticscholar.org/.../65e7795f14ad9b2040bdc...
[2] Knifton, Lee & Quinn, Neil. (2008). Media, Mental Health and Discrimination: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Reporting Trend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10. 23-31. 10.1080/14623730.2008.9721754.
[3] Lewison, Grant & Roe, Philip & Wentworth, A & Szmukler, George. (2011). The reporting of mental disorders research in British media.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2. 1-7. 10.1017/S0033291711001012.
[4] Quintero Johnson, J. M., & Riles, J. (2018). “He acted like a crazy person”: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recall of stereotypic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mental illness.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7(2), 146–163.https://doi.org/10.1037/ppm00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