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全流程指南:从目标设定到效果评估
活动策划全流程指南:从目标设定到效果评估
活动策划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和规划。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活动策划的14个关键步骤,从确立活动目的到活动效益评估,帮助您系统地完成活动策划工作。
1. 确立活动目的
确立明确的活动目的能提高活动的成功概率,不论是推广促销、品牌形象提升、新品发布、员工旅游还是尾牙活动,都需要先确认活动的目标,才能展开后续的讨论与规划。
2. 活动内容发想与提案
设计活动时,可以通过5W2H方法厘清重点,帮助您构思活动企划:
- 为什么举办活动?(Why):活动的目标是提升业绩、提升品牌知名度或其他目的?活动的目的不同,适合的活动形式也会有所差异。
- 活动是为谁举办的?(Who):包含品牌的消费群体以及活动的参与者,还需将策划团队、讲者、赞助商等纳入考量。
- 举办什么样的活动?(What):您可以审视品牌的定位、优势、特色、活动想传达的理念等,帮助您构思并确认活动最终的主题与内容。
- 活动时间与档期?(When):活动时间与档期会影响活动的曝光量与触及受众,您可以根据品牌的消费群体评估合适的日期与时间。
- 活动地点该选在哪里?(Where):若是举办实体活动,选址时须考量活动的人流量与场地空间是否足够、设备是否符合需求等;若举办线上活动,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直播平台,并准备直播所需的设备。
- 如何达成活动目标?(How):活动采用的形式与流程都会影响能否达成活动目标,此外,亦须思考事后如何评估该场活动的效益。
- 确认活动经费有多少?(How much):活动筹备团队应与上级主管确认活动的预算,并依据预算多寡决定活动的规模及执行方式,您可以以“总人次÷总预算”,推估合适的活动内容及规模。
3. 确定活动预算
分配活动预算时,可将预算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不可变动;变动成本则可弹性调整,建议预留20%预算作为突发状况的备用资金,撰写预算表时,项目规划得越详细越好,建议先列出所需预算较多的项目,再列出所需资金较小的项目。
4. 决定活动形式
依照活动的目标和预算,讨论最适合达成目标的举办方式,建议可以先决定要举办实体或网络线上活动,亦可以将两者结合,为活动参与者创造更丰富的活动体验。
5. 讨论活动档期、地点
实体活动的举办日期须考量场地租借的档期,大型场地皆建议至少半年前预订,另外,大型场地通常皆有淡旺季之分,旺季通常租金高且档期较难安排。
线上活动则应审慎选择活动平台,建议将平台稳定性、影像画质、单次活动时间上限、同时可以容纳的参与人数、客服支援等因素纳入考量,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6. 建制活动统筹团队
一般来说,活动分工可分为以下9种职能:
- 活动领导:专案对客户的窗口,负责最终决策。
- 活动行政:负责协调各部门,处理行政事务。
- 活动执行:负责推动专案,包含联络合作厂商,邀请媒体等。
- 行销宣传:负责确保活动的潜在参与者都能得知活动的相关资讯,制作时间表、地图、手册、讲者讯息等,亦须负责规划活动的宣传方式,尽可能提升曝光,让整体效益最大化。
- 公关及赞助:负责寻找赞助商,并与相关合作厂商保持良好的联系。
- 财务管理:负责管理预算,处理财务、营收相关问题。
- 美术设计:负责活动的主视觉,设计海报、手册、赠品、引导牌等。
- 设备及物流:负责后勤支援相关的事宜,例如:场地、布置、设备安排、人员餐饮等。
- 技术人员:负责活动中的软硬件技术操作,例如:灯光、音响、设备测试、故障排除、网络连线等。
7. 拟订活动企划书
活动企划书通常须包含以下要素:
- 活动目标(宗旨、主题、意义说明等)
- 预期效益
- 目标对象
- 活动时间
- 活动场地与设备(可附上场地外观与内部照片)
- 活动方式与内容(可搭配照片)
- 活动时程表(包含活动流程与时间规划,可以加入活动简介、主持或嘉宾及其他备注事项)
- 团队工作分配表(活动规划团队、执行团队,并附上人力配置)
- 项目预算
- 主持人及来宾介绍
- 活动推广计划
- 活动赞助计划
- 报名管理(报名软件、缴费方式、进度追踪、现场签到与接待等)
- 餐饮安排
- 活动纪录
- 活动场复
制定预期效益时,建议您可以透过SMART法则制定目标:
- Specific(明确的):目标成效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例如:提高知名度、提高业绩等。
- Measurable(可量化的):利用具体的数字量化成果,帮助事后评估,例如:提高50%业绩。
- Attainable(可达成的):目标必须是实际且可达成的,过于简单或困难的目标都会影响团队执行力。
- Relevant(相关的):预期成效必须是与活动目的紧密相关的,若活动目标为提升业绩,则评估成效时应更注意实际的营业额与转换率,而非宣传平台增长的粉丝数。
- Time-bound(有时效性的):目标应设立达成期限,才能让后续流程的制定与执行更有效率。
8. 邀请演讲者与赞助商
部分活动会邀请演讲者与赞助商,邀请该领域的专家演讲能提升活动的专业度与吸引力,吸引更多目标群体参加;赞助商则可以分担活动开支,提供资金、场地、抽奖品等,换取曝光的机会或满足其他需求。下面为您列出提高赞助成功率的要点:
- 研究赞助商:透过研究潜在赞助商的企业理念、客户、产品、商业活动等,提供有吸引力的合作方案。
- 提供赞助商好处:例如在活动中插入赞助商的商标或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赞助品牌、提供赞助商现场摆摊的机会、于活动中提供赞助商的产品试用包等。
- 提供活动细节:例如活动目的、目标受众等,让赞助商评估双方的目标或受众重叠性,亦可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提供赞助商与会者资料作为潜在客源。
- 与大企业合办:若能与知名企业合办活动,更容易取得赞助商的信任。
- 利用数据说服赞助商:提供活动效益的数据,并利用数据佐证。
- 评估联络时机:一般来说,5月、6月、9月是市场销售额较高的月份,更容易获得赞助;11月和12月则机会较小。
- 确认正确的联络对象:各公司皆有负责活动赞助的部门,商谈赞助时务必要与正确的负责人联系。
9. 制作活动资源清单
根据活动的流程,详细列出所需的所有资源项目,包括:场地、布置、道具、餐饮及外部供应商等细项供筹办活动时参考,并列入每个项目的费用,确保有效掌控预算。
10. 联络合作厂商
完成所需资源清单后,便可根据清单寻找合作厂商,较常见的外部需求包括:活动主持人、硬体设备厂商、租借场地、活动摄录影团队、表演团队、餐饮商、赠品厂商、印刷厂商、广告投放厂商等,建议儘早预訂档期,并告知供應商發票開立格式,確保活動後能順利核銷。
11. 安排活动宣传
规划行销活动时,您可以透过以下问题釐清目标族群的需求和痛點:
- 參與者對什麼感興趣?
- 品牌對參與者來說存在哪些優勢?
- 活動有哪些不可替代的價值?
- 活動可以給參與者的好處?
理解參加者的心理後,便可以開始構思行銷手段,常見的行銷手段包括:
- 社群媒體宣傳
- 架設活動網站
- 請來賓、演講者或名人網紅宣傳
- 網站或App廣告
- 網站關鍵字廣告
- 影音廣告、電視廣告
- 購買實體廣告版面(例如:巴士車身、巴士站、地鐵燈箱、大樓看板、路邊電視、羅馬旗)
- 實體手冊
- 推出活動促銷方案
- 舉辦抽獎、提供贈品
- 寄發Email給既有或潛在客戶
- 發布新聞稿或聯絡媒體報導
- 與贊助商合作進行活動推廣
12. 活动彩排
活动前建议至少安排一次的彩排,帮助团队梳理活动流程,让团队成员更清楚当天的职责,亦有助于检视备案是否完善。下面为您列出彩排时的注意事項:
- 硬体调整:彩排可帮助技术人员更了解活动的流程与形式,让技术人员知道如何调整硬件,呈现更完美的效果。
- 动线确认与调整:包括场地动线、上下台动线、工作人员动线等。
- 人员安排确认与调整:根据活动规模与场地大小确认人力配置是否需要增加或删减。
活动项目可分成固定因素与变动因素2种:固定因素是指活动目标、目标客群等不会变动的项目;变动因素是指容易随条件发生变化的项目,如:活动地点、设备、流程等,备案须针对变动因素规划,如:户外活动的雨天备案、设备问题如何救急处理、来宾缺席是否有候补人选等。
13. 活动现场执行与纪录
活动当天应给予每位工作人員活动流程表,流程表內應紀錄時間、工作內容、工作分配等資訊,並在48小時前檢查以下事項:
- 寄发Email提醒与会者参加
- 联系出席的媒体
- 检查场地并进行彩排
- 准备可做为指挥中心的空间
- 查看天气预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 确保每个团队成员皆清楚完整的活动内容
- 检查所有物资
- 联系讲者和来宾
- 仔细检查活动清单
- 充电并检查技术设备
此外,建议您聘请专业的【活动录影】、【活动摄影】团队,从旁记录活动,活动纪录经剪辑后可透过媒体或其他营销渠道增加曝光,亦可用於宣传下次活动。
14. 活动效益评估
您可以透过以下2个面向评估活动是否达成目标:
- 活动实际效益(如:参与人數、滿意度問卷調查、營業額、轉換率、獲得的潛在客源數、參與者心得、贊助商反饋、官網或活動平台的流量等)
- 廣告效益(如:觸及人數、曝光數、頁面瀏覽量、分享數、評論數、新聞稿發佈數等)
以上资料皆可作为规划下次活动的参考依据,透过分析实际数据,可客观了解活动成效,有助于归纳有效的宣传手段、活动成功的要素与可改进的地方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