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新趋势:如何提升你的养老金收益?
养老金融新趋势:如何提升你的养老金收益?
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这一政策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体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税收优惠政策同步扩大至全国,每年缴费上限额度仍为12000元。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是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国家政策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两年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安排得到了普遍认可。截至2024年11月底,参加个人养老金人数已超7000万人。
个人养老金制度采取个人账户模式,为参加人建立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这是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一大特色。经过先行试点,各方面普遍认为,建立个人账户模式权益直观,适应流动,开立账户简便,税收优惠直接,领取方式灵活。相关问卷调查显示,97.7%的群众对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模式表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
目前,金融机构已陆续推出823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466款储蓄存款、26款理财产品、131款商业养老保险、200款公募基金,参加人投资选择面不断扩大。养老金产品供给将继续丰富。具体来说,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四大类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产品范围。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符合个人养老金特点的产品,提高制度吸引力。
养老金融市场现状
当前的个人养老金,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缴费上限的封闭式投资账户。居民每年可以向该账户进行最高1.2万元的缴费,用于进行符合规定的投资。等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时,可以从该账户中领取所积累的资金。缴费时,缴费金额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领取时再按照领取金额的3%单独补税。
对居民而言,是否参加个人养老金,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税惠力度及超额收益。一方面,由于领取时存在补税,居民在缴费时享受的税惠水平,至少需要大于补税规模,才能真正享有税惠。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养老金很难提前领取,居民会要求个人养老金产品有较高的超额收益,作为流动性补偿。只有二者同时成立,或者超额收益足以用于覆盖补税时,缴纳个人养老金才显得划算。
试点地区,居民参与个人养老金的热情并不高。截止2024年末,36个试点地区开户人数约在7000万人左右,占试点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职工的42.17%,缴费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30%左右,居民参与热情略显低迷。
个人养老金吸引力不足,主要源于三个原因:第一,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具有参保能力的居民本身不多。根据测算,2023年中国7.4亿就业人口中,约有5.2亿人无需缴纳个税。对于收入水平偏低、无需缴纳个税的人群而言,增缴个人养老金确实力不从心。第二,税惠设计缺陷,进一步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参保意愿。当前的税惠设计之下,如果居民年收入没有达到9.6万元、适用个税税率没有超过3%,缴纳个人养老金实际面临零税惠甚至负税惠,进一步打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参与意愿。第三,现有个人养老金产品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无法实现流动性补偿。2024年以来,绝大多数公募基金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没能跑赢宽基指数;银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相较其他银行理财产品而言,也没有显著的收益率优势。整体而言,居民的观望心态比较严重。
养老金融投资策略
公募基金行业是国民财富管理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养老金市场化运作的主力军。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多家公募基金在养老金投资管理规模上取得显著成绩:招商基金超过4000亿元,华夏基金超过3700亿元,国泰基金超过3200亿元。
公募基金在养老金融业务上具有明显优势。相比银行、保险等机构,公募基金的投研体系、产品体系、客户体系均已经相对完备,在多样性、可延展性上相对更强。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获得国内养老金“全牌照”,在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增速上表现突出,年金基金管理业绩得到央企客户和年金受托客户的高度认可。
然而,养老金融体系仍面临一些挑战。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投资者教育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以目标日期型产品为例,这类产品在海外市场已得到验证,但在国内,投资者对其理解仍存在偏差,多数投资者未能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待风险。
实用投资建议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养老金融投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包括缴费上限、税收优惠、投资产品选择等关键信息。
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合理配置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产品。
关注长期收益:养老金融投资是一项长期规划,需要耐心和持续关注,不应过分追求短期收益。
重视投资者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养老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利用专业咨询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咨询服务,应当为老百姓在未来退休资产的收入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个人养老金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金融机构专业财务顾问的支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为国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养老选择。然而,要真正实现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政策优化、产品创新、投资者教育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对于个人而言,及早规划、理性投资、长期坚持,是实现养老资金保值增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