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斯坦福大学用AI重塑舞台表演艺术:从梦境图像到即时剧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斯坦福大学用AI重塑舞台表演艺术:从梦境图像到即时剧本

引用
github
7
来源
1.
https://github.com/pfnet-research/pfgen-bench/blob/main/result/01-ai/Yi-1.5-9B-Chat/b76b1a3/README.md
2.
https://e.gmw.cn/2024-09/13/content_37560779.htm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0A03OFA00
4.
https://aitntnews.com/newDetail.html?newId=10626
5.
https://www.sc.chinanews.com.cn/kjws/2024-05-01/208724.html
6.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48238
7.
https://www.theartjournal.cn/archives/feature/134851

2025年1月,斯坦福大学戏剧与表演研究项目助理教授迈克尔·劳(Michael Rau)获得了一笔重要资金,用于探索人工智能(AI)与舞台表演艺术的创新融合。这一项目不仅展现了AI在艺术领域的最新应用,也引发了关于技术如何影响人类创造力的深刻讨论。

01

AI如何重塑舞台艺术?

劳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图像生成:创造梦境般的视觉体验

通过AI驱动的图像生成器,系统可以实时接收舞台表演的视频流,并根据预设提示对演员的图像进行修改。这些经过AI调整的图像随后与现场表演同步投射到舞台上,创造出一种梦境序列或替代故事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舞台表演能够突破传统布景的限制,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视觉体验。

大型语言模型现场剧本:实现即时创作

在这一创新中,观众的建议被实时输入到大型语言模型中,模型会根据这些输入生成剧本内容。通过文本转语音算法,系统将剧本中的台词转换为语音,并将每个角色的台词分别传输给佩戴耳机的演员。这种即时创作的方式,不仅让演员能够摆脱传统剧本的束缚,实现更加自然的表演,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

姿态分析:为学术研究提供新工具

劳教授与斯坦福图书馆跨学科数字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了一种姿态分析工具。该工具使用AI算法为录制表演的每一帧创建演员的身体位置3D图像。这一创新不仅能够帮助电影学者研究演员的编排,还可以为政治科学家提供分析政治家演讲手势的新方法。这种技术的应用,为表演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

02

实际应用:从学术研究到大型晚会

2025年央视网络春晚为观众呈现了一场AI赋能的视听盛宴。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AIGC技术唯一提供商,负责了多个节目的AI内容制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归巢》节目,通过AI技术“复活”了元代画家黄公望。随着歌手郁可唯的演唱,舞台上的《富春山居图》上下两卷合二为一,成功重现了这幅600年古画的全貌。

在动作捕捉方面,团队采用了AI摄像头人物姿态动态捕捉反推技术,确保了节目中人物动态的精准捕捉。同时,团队还使用了AI动补技术以确保细节完美呈现。为确保虚拟形象与现场演员的精准交互,团队在每个镜头中详细分析黄公望可能出现的位置、景别及动作方向,进行AI模拟彩排。经过十余次反馈与调整,最终实现了无缝的互动。

03

机遇与挑战:AI在艺术创作中的双刃剑

尽管AI为舞台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但其应用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劳教授指出,首要问题是模型中内置的重大的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这些问题必须以公平和公正的方式解决。其次,他担心人工智能在创意领域的同质化效应,例如它在内容策划中的使用,会狭隘地定制我们的娱乐体验。第三,他担心会失去“以人为本”的创造力。创作艺术是你可以做的最令人振奋的事情之一——如果我们把太多责任交给机器学习系统,艺术家们将会遭受损失。在他所做的工作中,他试图确保人类艺术创作仍然是工作的中心。

04

未来展望:AI与人类创造力的共舞

劳教授正在与剧作家迈克尔·耶茨·克劳利(Michael Yates Crowley)合作开发一个暂定名为《哈姆雷特.AI》的戏剧项目。剧情聚焦一位剧作家和一位导演,他们就在舞台上使用人工智能而发生冲突,进而引发了一场关于艺术未来的讨论和斗争。这部作品将融入图像和文本生成系统,以及一些其他机器学习技术。这将是一场技术与他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中复杂感受的精彩融合。

正如劳教授所说:“技术一直在改变戏剧。例如,我们从烛光发展到煤气灯再到电动聚光灯。仅这一转变就导致了化妆、服装、布景和舞台设计的改变,许多人认为这将摧毁戏剧。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再次发现新技术并弄清楚哪些方面有用以及戏剧如何改变以适应它们的时刻。”

AI与舞台艺术的融合,无疑为我们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但如何在保持艺术本质的同时,让技术真正成为艺术创作的助力,而非主导,这将是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