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饮用水安全:你家的水达标了吗?
家庭饮用水安全:你家的水达标了吗?
家庭饮用水安全标准
2022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该标准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 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
- 化学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 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 感官性状良好
- 应经消毒处理
家庭饮用水安全检测方法
家庭饮用水安全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检测、化学物质检测和放射性物质检测。
微生物检测:主要检测水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以使用微生物检测套装进行检测。
化学物质检测:主要检测水中是否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可以使用化学物质检测仪进行检测。
放射性物质检测:主要检测水中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镭、铀等。可以使用放射性物质检测仪进行检测。
此外,还可以使用TDS测试笔检测水中总溶解固体的含量,但需要注意TDS值仅反映水中总溶解固体的含量,无法区分其中的有益矿物质和有害杂质。
家庭饮用水安全注意事项
每天应该喝1500
1700ml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女性轻体力活动水平每天需要喝1500ml,成年男性每天需要喝1700ml。水喝很少不一定会口渴,但感到口渴时身体已是处于缺水状态,要记得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再喝水,建议喝水一次喝200300ml。喝水的最佳水温在10
4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饮水的适宜温度在1040℃,接近于凉白开。刚出锅的汤、刚泡好的咖啡/茶饮,温度为80~95℃,不宜直接饮用哦。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都曾经提示,饮用65℃以上热饮,会烫伤食管黏膜、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而饮用温度过低的水,尤其大量饮用冰水会造成肠胃血管突然收缩,使供给肠胃的血液突然减少,并可能会导致胃痉挛、腹痛、腹泻等情况。含糖饮料不可以代替饮用水。含糖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添加糖,营养价值、营养素密度低。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龋齿、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病风险。因此,建议用白水或淡茶水替代含糖饮料。有些人(尤其是儿童)不喜欢喝没有味道的水,可以在水中加入1
2片新鲜柠檬片、34片薄荷叶等增加水的色彩和味道。也可以自制一些传统饮品,如绿豆汤、酸梅汤等,注意不要添加糖。不建议长期只喝纯净水。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通过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加工方法制成,去除了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饮水中的矿物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不论饮食结构如何丰富,人体都需要从饮用水中摄取一部分矿物元素。虽然纯净水相对安全,但如果只喝纯净水,尤其对于膳食中缺乏矿物质的人,会存在各种潜在的健康风险。有研究显示,纯净水中钙、镁含量较低,长期饮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亦可能对骨质健康有不利影响。
桶(瓶)装水可能不卫生。与自来水相比,桶(瓶)装水被认为干净、安全。然而,我国某地质量监督部门抽检204批次桶(瓶)装饮用水产品,不合格率为14.22%。桶(瓶)装水的质量不单与生产环节有关,水源、水桶(瓶)、使用过程中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污染。因此,在选购和使用桶(瓶)装饮用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应购买标注有质量安全认证、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桶(瓶)装饮用水,千万不要购买无证产品。
- 即使是质量较好的桶(瓶)装饮用水,开封后放置时间太长也易滋生细菌,因此应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喝完;人数少的家庭可选用容量较小的桶(瓶)装水,缩短饮用时间,以保证安全卫生。
- 桶装水如配合饮水机使用时,要注意仔细清洗饮水机内胆。
家庭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家人的身体健康,建议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选择合适的饮用水类型,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