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内车险欺诈呈现四大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内车险欺诈呈现四大趋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insurance/hydt/2024-05-22/detail-inawahxr4755526.d.html?from=wap

近年来,车险欺诈案件频发,不仅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也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本文将深入分析车险欺诈的现状、特点及防范措施,为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以及普通消费者提供参考。

2024年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共6章、37条,明确反保险欺诈工作目标是建立“监管引领、机构为主、行业联防、各方协同”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反欺诈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欺诈违法犯罪势头有效遏制,行业欺诈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消费者反欺诈意识明显增强。

车险欺诈呈现内外勾结的团伙化

保险欺诈手段复杂隐蔽且不断变化,如伪基站、打码平台、积分墙等让保险公司难以防范,且欺诈方式灵活多变、迭代迅速。同时,欺诈链条完备,上下游分工明确,形成了包括情报获取、基础架构服务、欺诈应用服务、变现及套利等的专门产业链,如车险、意健险的职业团伙跨区域跨公司作案,“人伤黄牛”形成职业犯罪团伙,“代理退保”也形成黑色产业链等。

例如部分涉车险领域案件中,作案时间多为深夜,犯罪地点选择监控盲点,车辆多为曾发生碰擦或存在事故痕迹的车辆。作案人就伪造事故、报警出险、申请理赔、提交理赔材料等精心合谋,增加了查处难度。还有内外“勾结”现象也较为常见。有的案例显示,保险公司的内部查勘员、定损员为骗保提供“专业指导”,或者在事故查勘、定损中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

汽车保险欺诈案件呈现出多个特点:

一是,团伙性特征明显,作案人员往往纠集在一起有组织地实施欺诈行为,如部分涉车险案件中作案人员相对固定,选择深夜在监控盲点作案,车辆多有旧痕,精心合谋增加查处难度;

二是,作案手段隐蔽,用深夜和监控盲点等增加隐蔽性。

三是,与保险公司内部人员勾结,获取便利,保险公司内部人员为骗保提供“专业指导”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

四是,存在一定犯罪黑数,多为保险公司发现异常报案,实际可能有未被发现的单起伪造理赔情况,也就是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潜在欺诈行为。

防范车险欺诈需要多重合作

汽车保险因其理赔程序简便、赔付周期短成为高发区。防范汽车保险欺诈需要保险公司、交管部门、检察机关等多部门协同合作,通过强化管理、细化程序、发挥职能、做好衔接、推进治理以及利用大数据等多种手段,形成全方位的防范体系,以有效遏制保险欺诈行为,维护保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保险企业需要提升反欺诈能力

  1. 建立健全的数据风控与分析模型,监测保险数据的异常模式,及时发现欺诈行为的迹象。

  2. 采用身份验证技术,确保投保人身份的真实性,同时对投保人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识别异常行为。

  3.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索赔资料中的照片、视频等进行分析,检测可能的伪造或篡改。

  4. 与执法部门、其他保险公司和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建立合作机制,共享信息和情报,加强对欺诈行为的监测和打击。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协同合作

  1. 交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细化事故责任认定程序。加强对交通事故定损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督促其严格履职,视情况采用合适的事故责任认定程序,为后续案件处理奠定基础。

  2. 检察机关应发挥主导职能,加大案件监督力度。加强与交管、控申等部门协作交流和信息沟通,发现并移送保险诈骗监督线索以推动成案,对发现的执法不公等问题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

  3. 要做好行刑衔接,确保行政刑事处罚全覆盖。对未达刑事立案标准的涉案人员依法移交行政部门行政处罚,避免执法司法真空。

  4. 针对行业特点,推进企业合规建设和诉源治理。鉴于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和保险公司员工参与保险诈骗较普遍的情况,检察机关应积极推动,加强法治宣传和检企共建。

  5. 针对车险领域欺诈集中的现状,开发车辆保险诈骗类案监督模型,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实现数据贯通,建立保险欺诈人员信息库,增加数据自动筛选比对功能,及时启动审核机制并加大分析力度以发现线索推动成案。

值得注意的是,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已联合召开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动员部署会,自 2024 年4月底至11月底开展为期7个月的专项打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