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GDP领跑江苏十三市,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苏州GDP领跑江苏十三市,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2024年上半年,苏州市以12059.36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江苏十三市榜首,同比增长6.2%,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苏州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持续发力。
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苏州的经济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高质量发展特征。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更是高达54.7%,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苏州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显著成效。
作为全国工业大市,苏州拥有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覆盖35个大类、171个中类、516个小类。在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中,苏州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深圳。这得益于苏州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的持续深耕,以及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
开放型经济展现新活力
苏州不仅经济体量大,而且开放程度高,已经深度融入国际市场。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3856.9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出口额增长9.9%,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6.3%、44.3%,同比分别提高0.2、0.9个百分点。
苏州的外贸成绩得益于政企联动的积极作为。通过组团出海找订单、拓市场,苏州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苏州还持续优化外资发展环境,加力引外资,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国重要外资集聚地的地位。
“最强地级市”的实力与担当
作为“最强地级市”,苏州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也名列前茅。2023年,苏州GDP达到24653.4亿元,位居全国第六。2024年第一季度,苏州GDP增速更是以7.9%位居全国26个万亿元GDP城市之首,超过全国平均增速5.3%。
苏州的经济实力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作为全国工业第三城,苏州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2023年,苏州工业总产值超过4.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
未来展望:打造“智造之城”
面向未来,苏州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元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
为实现这一目标,苏州将聚焦新型工业化,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通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构建产业科技创新新模式。同时,苏州还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综合集成商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链。
在区域发展方面,苏州将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优势,推动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等百强县持续领跑,打造更多千亿级经济重镇。通过镇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布局未来产业
苏州在布局未来产业方面也走在前列。在江苏省发布的“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清单中,苏州7个板块成功入围,数量全省第一。这些试点涵盖了氢能、虚拟现实、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
以吴江区的低空经济为例,该区已规划形成“两基地、三枢纽、N节点”的低空基础设施布局体系,首批16个直升机起降点已建成投用。目前,吴江区已签约低空经济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额达21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苏州的未来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作为江苏十三市的经济领头羊,苏州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支撑,以开放合作为动力,向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造之城”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