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鲁迅笔下《故乡》:一场失败的返乡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鲁迅笔下《故乡》:一场失败的返乡之旅

引用
豆瓣
12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note/862363450/
2.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217870/
3.
https://www.sohu.com/a/828750546_121956424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2/doc-inefupaq9310799.shtml
5.
https://m.qidian.com/ask/qosxaurwzqb
6.
https://m.qidian.com/ask/qnjlwdyycgt
7.
https://www.qidian.com/ask/qoshvrhosos
8.
https://m.qidian.com/ask/qnjoswzycwz
9.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4/c404030-40388440.html
10.
https://www.ruiwen.com/wenxue/luxun/580635.html
11.
https://www.lingceed.com/blog/ib-chinese-a-bi-du-ru-he-fen-xi-wen-hua-fu-hao-yu-yi-xiang
12.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1/c419384-40303040.html

鲁迅的《故乡》以一场失败的返乡之旅,展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的复杂情感。小说开篇,鲁迅就用阴冷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萧条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与主人公“我”记忆中的故乡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着这场返乡之旅将是一场幻灭之旅。

“我”回到故乡,是为了卖掉老屋,带着母亲离开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我”感到陌生和失望。曾经的玩伴闰土,如今已变成一个麻木的中年农民;曾经美丽的杨二嫂,也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的市侩小市民。这些变化,让“我”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

闰土的形象,是《故乡》中最令人震撼的。少年闰土活泼可爱,充满生机,而中年闰土却变得麻木愚昧,深受封建迷信毒害。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戴着破毡帽,身上只穿着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且开裂如松树皮。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悲惨遭遇,更折射出整个中国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苦难。

杨二嫂的变化同样令人唏嘘。从昔日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爱占小便宜的中年妇女。她的声音变得尖利怪异,说话阴阳怪气,充满了市侩气。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扭曲,以及小市民阶层在生活压力下的精神堕落。

“我”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见证了这一切变化,却感到无力改变。鲁迅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知识分子面对现实时的矛盾心理:既想逃离这片充满痛苦的土地,又无法割舍对故乡的深情。这种矛盾,正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真实写照。

《故乡》不仅是一部个人的返乡记,更是一部中国社会的变迁史。鲁迅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现代性与传统乡村的冲突。小说中的“我”带着现代文明的视角回到故乡,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停滞不前,甚至在倒退。这种时间上的断裂感,揭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

然而,鲁迅并没有完全陷入绝望。在小说的结尾,他写下了那句著名的“希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期待。鲁迅认为,虽然现实令人沮丧,但只要人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创造出新的道路。

《故乡》以其独特的返乡叙事,展现了鲁迅对乡土中国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鲁迅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是整个民族在困境中如何坚韧不拔、不断追求希望的写照。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身影都承载着历史的痛苦与未来的希望。通过《故乡》,鲁迅告诉我们:无论现实多么惨淡,心中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始终是我们抵御黑暗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