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正定古城:千年文化瑰宝的保护与传承
探访正定古城:千年文化瑰宝的保护与传承
2023年,正定古城以其卓越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见证了中国北方的历史变迁,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千年古郡的历史沿革
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是一座按照中华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它始建于东晋时期,历经北周石砌、唐代扩建,至明代改建成砖城,现存城墙多为明代遗存。历史上,正定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南城门还嵌有“三关雄镇”的石额。
正定古城最令人称道的是其“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特色。所谓“三山不见”,指的是历史上正定曾是中山国、恒山郡、常山郡的治所,但境内并无实际山脉。“九桥不流”则指隆兴寺等处的桥梁虽存但无活水流动。“九楼四塔八大寺”包括阳和楼、凌霄塔、隆兴寺等著名建筑,而“二十四座金牌坊”则体现了正定昔日的繁华与荣耀。
文化瑰宝的璀璨明珠
正定古城内的隆兴寺被誉为“京外名刹之首”,寺内拥有六处全国之最的文物。其中,始建于隋开皇六年的转轮藏殿,被物理学家称为牛顿定律运作的典范;高达22米的大佛,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高的铜铸立佛;而摩尼殿的建筑手法,则完美展现了宋代营造法式。
另一处著名景点荣国府,完全按照《红楼梦》的描述建造,是我国第一座影视拍摄基地。这里不仅还原了小说中的场景,更成为了研究清代建筑风格的重要实物资料。
古城保护的现代实践
近年来,正定县实施了24项古城风貌恢复提升保护重点工程,使“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得到有效恢复。为更好地保护古建文物,正定县在古城保护工作中一直在“做减法”:动迁24个片区,将13家企业迁出古城,拆除违章建筑7万余平方米。拆除以后的空地建成停车场、绿地、公厕,周边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古城天际线和古建筑轮廓线得以重现。
同时,正定县还注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结合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建成南关古镇、阳和楼片区和旺泉古街三大特色商业街。西城门和北城门保护工程则围绕城墙修建了遗址公园,将城墙置于公园之内,旁边修筑环形道路,既保护了文物,又为居民提供了宜居环境。
古城夜景亮化美化工程也让这座城市迸发出新活力。白天,古城墙游人如织;夜晚,古街巷灯火辉煌。通过古城改造,老百姓不但改善了居住环境,还从古城改造的成果中得到了实惠。
传承与发展的新篇
正定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不仅是为了保存历史记忆,更是为了让文化传承融入现代生活。如今的正定,既是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感受这座千年古郡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