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铮:养娃就怕内热大、爱积食!一个方子清热消积,健脾理气!
李兰铮:养娃就怕内热大、爱积食!一个方子清热消积,健脾理气!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经常聚餐。但对于脾胃娇嫩的孩子来说,吃太多大鱼大肉、坚果零食,难免会发生积食内热。
积食内热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小问题,不仅增加孩子脾胃、肠、肾脏的负担,导致腹痛、呕吐、便秘、发热,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李兰铮教授在儿科领域颇有建树,对调理孩子积食内热也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今天,特别邀请到他,来分享孩子应该怎么调理。
孩子“内热”的表现
如果肺有热:热往上走,会不断熏蒸鼻部和咽喉部,导致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问题。
如果肝有热:孩子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早上起来眼屎多。
如果心有热:可以观察到孩子的舌苔比较红,嘴唇红,有的孩子容易口腔溃疡,晚上睡不安稳,容易哭闹。
如果脾胃有热:家长会发现孩子容易腹胀、手脚心热、出汗多、有口气、舌苔厚腻、大便干、易咳嗽等。
已经春天了,孩子生长黄金期已经到了,如果孩子反复积食、内热、生病,影响营养消化吸收,肯定会影响孩子长个长肉。
调理积食内热有妙招
刚发现孩子积食时,不用着急吃药,马上调整饮食,吃少、吃软、吃热、吃清淡,带孩子迈开腿,适当运动,帮助促进食物消化。
李兰铮教授建议,积食有内热的孩子,可以试试这碗“消食汤”,由布渣叶、炒麦芽、炒山楂、鸡内金、陈皮、莱菔子组成。
(中医辩证一人一方,需要根据孩子年龄、体质、具体症状,调整用量)
鸡内金、炒麦芽、陈皮等是健脾胃的良药,健脾消积理气,在调理长高、治外感时都能见到,也算是中药里的佳品了。
山楂最善消油腻肉食所导致的食积;布渣叶能够消食化滞,清热利湿;莱菔子可以消化面食、痰浊之积,还能润泽肠道,帮助通便。
除了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捏脊,简单方便,在家就可以做。
做法:双手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每捏三下将背脊皮肤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捏之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
功效:健脾补肺,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疾病。
次数:推100-300次;捏3-5遍。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